第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劳动群众首次获得崇高地位
最早为劳动者传播马克思主义
红色文物中的工运故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份工运期刊《劳动音》:
最早为劳动者传播马克思主义

展陈地:李大钊故居
讲述人:北京李大钊故居管理处主任、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刘洋
 

走进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就是“北京李大钊故居”,这里是李大钊同志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修整完善后的北京李大钊故居于日前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现有两套展览正在展出,一是原状陈列展,一是“播火者李大钊革命思想与实践专题展”,李大钊同志被誉为20世纪初中国革命的“播火者”。

在展馆中,陈列着一份工人刊物——《劳动音》,创刊于1920年11月7日,由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主办,邓中夏、罗章龙、陈德荣等参加编辑工作。这本杂志通过报道工人遭受残酷剥削压迫的具体事实,教育、唤醒工人提高阶级觉悟,促进工人的团结,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在当时非常受工人欢迎,被称为“劳动者的喉舌”,曾在北方工人群众中产生较大影响。现今仅见第一期和第五期。

北京李大钊故居管理处主任、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洋介绍,本次专题展展出的《劳动音》是一份复制品。刘洋介绍:李大钊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不是书斋式的,而是在实践中探寻救国的真理,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工人运动实际相结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李大钊等革命先驱领导北京的共产党组织,通过出版工人通俗读物、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建立工会等形式,促进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掀起了北方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李大钊领导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劳动音》这样的刊物,宗旨就是提高工人觉悟,促进工人团结,推动工人的发展,这本刊物就是向工人介绍社会主义的。

32开本《劳动音》是一份周刊。创刊号发表了邓中夏(署名“心美”)写的《我们为什么要出版这个〈劳动音〉呢?》,指出发行此杂志的目的在于向广大的劳动者阐明真理,“增进普通劳动者的知识”,指导普通劳动同胞。其办刊宗旨是提倡“劳动主义”,使工人有充足的知识和善良的方法,去排斥那班“不劳而食的人”。《劳动音》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工人的痛苦生活,杂志还报道罢工运动,结合具体事实通俗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号召工人组织起来进行斗争。不久即遭北洋政府查禁。后曾改名《仁声》出版,不久停刊。

据记载,民国初年,新闻报业达到了500多家,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期刊更是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下增加了400多家。这些报刊杂志的发行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曾起了很大作用,使京津地区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得以广泛传播开来。北京地区主要以《劳动音》《工人周刊》《北京工人》为主。

□本报记者 高铭 文/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