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化人力资源为资本,畅通人才流动通道
“健康服务点”凸显劳模工匠引领示范作用
遏制奇葩招聘 须多管齐下
骚扰
用“法治红线” 拦截非法穿越
工会干部心里必须始终装着职工
全民健身 不能忘了孩子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5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遏制奇葩招聘 须多管齐下

 

河北邯郸市读者宋先生近日来信反映,自己在应聘某公司人事岗位时,被要求详细说明恋爱经历以及持续时间。公司对此的解释是,填写恋爱经历的目的是考察应聘者的“情商”,这让宋先生无法接受。在有关部门的介入下,该公司意识到要求应聘者填写恋爱经历的做法欠妥,已经删除这一要求。(5月10日 《人民日报》)

奇葩招聘折射企业的强硬话语权,是劳动者和企业的地位、权益严重不对等的直接反映。毋庸讳言,企业居高临下侵犯劳动者权益可以说是个顽疾,企业利用地位优势,随心所欲,将求职者的隐私权、人格权抛之脑后。而求职者为了获得岗位只能无奈服从,导致企业面试奇葩问题肆无忌惮,应聘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全面保护。

奇葩招聘问题,是漠视法规,侵犯应聘者隐私权的行为,相关部门应对此亮起监管红灯。政府部门要落实法规,完善法律救济制度,加强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行为监管,着力规范网络招聘秩序,规范企业的用工情况,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措施,从税收、资金、住房、教育、医疗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使其做到依法行事。另一方面,招聘新员工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现代管理水平与企业文化。企业要遵守法规,担负社会责任,要用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薪资标准、向上发展的空间来吸引、留住人才。

法律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最好武器。当应聘者在求职中遭遇奇葩招聘、就业歧视时,应当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相关职能机构投诉,还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多方联动,多管齐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促使奇葩招聘逐渐失去市场。□斯涵涵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