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征稿启事
医者的担当
小心愿 大情怀
苏东坡的茗香茶帖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4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东坡的茗香茶帖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一代文豪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谪至黄州任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可政治上的失意并未让东坡怨叹和消沉,在痛定思痛之后,他躬耕垄亩、贴近百姓,创作了文学上震古烁今的“一词二赋”和书法上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达到其艺术创作前所未有的高峰。作家余秋雨因此在《苏东坡突围》中感慨地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到了元丰三年,苏东坡写过一帧行书《啜茶帖》:“道源:无事, 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有少事须至面白。孟坚必已好安也。轼上,恕草草。”此帖是东坡写给挚友杜道源的便札,故也称《致道源帖》,又有称《致杜氏五札之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道源兄,闲着也是闲着,来喝茶聊天啊?顺便我们讲一些只有当面才能说的事情。你儿子孟坚如何?想必一切都好吧。最后请原谅此信写得草草不恭。”道源名叫杜沂,曾在黄州为官,常与东坡品茗交游。

《啜茶帖》原本只是苏东坡邀友品茶的小便条,无意之中却成为一件书法艺术的传世佳作,这自然体现了他深厚的书法造诣。出语谦恭温婉,短短32个字写得跌宕起伏、气韵生动,既很好地表达了东坡当时的闲适自在心情,又气势奔放、光彩照人。“草草”当然是东坡的自谦,我们知道宋代的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排名第一的就是苏东坡。他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形成了酣畅淋漓、汪洋恣肆、天真烂漫的独特书法风采。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元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耳。本朝善书者,自当推为第一。”

中国的文人墨客很早就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喜欢以茶雅志,以茶交友,以茶敬宾。苏东坡一辈子爱茶与书法,司马光问他:“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陈;茶欲重,墨欲轻。君何以同爱两物?”东坡答曰:“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不同,其德操一也。公以为然否?”意思就是,茶可于口,墨可于心,但都是香气怡人。其实二者的实质却是一样的,就像君子外表不一样,但内在的德行操守是一致的。很显然,苏东坡已经将书法和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当作陶冶性情、磨砺品行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苏东坡颠沛流离的被贬经历中,最后一站是今天的海南省儋州市。公元1097年7月,年过六旬的苏东坡携苏过由惠州而至儋州,初到时,这里食无肉,医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更无书籍和笔墨纸张。就在此种艰难困厄的环境下,乐观旷达的东坡依然游览山水,著书立说,还在海南开馆授文,教民务农,讲学会友。一天,东坡想请好友赵梦得品尝自己珍藏多年的名茶,他亲书一札会茶帖《与赵梦得》:“旧藏龙焙,请来共尝。盖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在他看来,茶性清苦、淡泊、韵高致静,更富有君子的儒雅之风。如此珍贵的佳茗如果不与知己共饮,自己会心生愧疚。

姜唐佐是苏东坡在海南的得意门生,东坡赞其“文气雄伟磊落”“有中州人士之风”。元符二年(1099年)9月至元符三年(1100年)3月,姜唐佐自琼州专门到儋州随东坡学习。姜唐佐知先生爱茶,一天下着雨,他托人给先生送来一包好茶,苏东坡甚为高兴。第二天早上,雨过天晴,东坡茶兴来了,准备用天庆观后山钟乳石洞中的泉水,来烹这上好的福建新茶,即写一便笺《与姜唐佐秀才》:“今者霁色尤可喜。食已,当取天庆观乳泉泼建茶之精者,念非君莫与共之。”这便笺也是邀茶帖,写得言辞美妙,读来情趣盎然,让人仿佛舌尖茶韵四溢,唇齿生香。

□钟芳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