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病房里的宣誓
镌刻“平民烟火气息”的天坛
“云上”党日
■征稿启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4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镌刻“平民烟火气息”的天坛
——读肖复兴的《天坛六十记》
 

因为有了无数的人,已届600年的天坛才会依旧散发出特别的光芒,这种光芒不是宫廷谢幕后的余晖,而是生活浓浓的烟火气息。

对外地人而言,去北京,必去故宫中轴线的天坛。对《小说选刊》原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原副主编肖复兴这样栖居于天坛附近的老北京人而言,天坛就是生活,生活中必有天坛。出于对天坛由来已久的饱满热情,肖复兴通过六十篇文章,勾勒了天坛里的芸芸众生。那些外地游客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他们带来了自己的生活和故事,让天坛这个昔日的皇室禁地充满了平民的质感。

没有学过画的肖复兴,退休后喜欢在天坛信笔“涂鸦”。说是信笔,并不信马由缰。他画天坛,更画天坛里的人来人往。他的画里有故事,故事里充满着生活的五颜六色。他的画里有天坛600年的历史,有个人童年直至昨日的记忆,有那些相识与不相识者的沟通与交流,有老北京人生活的喜怒哀乐。他画别人,时间久了,在别人眼里,他也是这天坛里的一道风景。

历史上的天坛是皇家祭天之所,神圣而又庄严。但在肖复兴的儿时记忆里,那里充满了欢乐。肖复兴写到了中学同窗好友王仁兴,仅仅“为听(天坛)这松柏涛声,放弃了宽敞的好房子,搬到天坛墙根儿下”。这哪里是听松柏涛声,分明是睹物思“人”,遥想自己的童年罢了。

对老北京人而言,天坛不仅是儿时的记忆,那里还是像肖复兴这样北大荒下乡青年的聚会之地。曾经意气风发充满理想的年轻人终于回到了北京,一开始大家还会惊喜于重逢,兴奋地聊着过去。然而,随着岁月的稀释,大家一个个结婚生子,慢慢变老,当日子拉成一根长长的细线时,生活的家长里短爬满了这根长线,聚会的人于是少了、更少了……当然天坛还在,还在接着承载新的故事。

肖复兴画到、也写到了许多素不相识的人。游客来自全国各地,有的是老的牵着小的,有的是小的扶着老的,有的是学生推着老师,有的则是来北京学习或者开会间隙的结伴而行。作为一个旅游“圣地”,天坛每天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肖复兴的笔下不可能一一记录,他的记录来自于自己的观察,还有倾听。他的观察看似不经意,但又常常充满画作里的美感。就像那位在墙根晒太阳的老人,安详的姿态与明媚的阳光还有墙根融为一体,而那位“大众歌星”的貌似清高似与刚直不阿的松柏互为映证,几个打扮新潮的外地学生与原本庄严的祈年殿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就是一幅幅无须修饰的画作。

600年的天坛有时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耐心倾听着来这里所有人的郁闷。来这里的那些人即便一开始带着再多的不快,随着徜徉于松柏之中,漫步在甬道之上,郁闷慢慢被吸走,气也慢慢消了。天坛本来是过去宫廷用于向上天祈福的神圣之地,郁闷与不快的消失当然不是因为积郁已解,而是人们在这里找到了新的乐趣,就像那个原本因为不能抱孙子而异常苦闷的发小黄德智,在书法中重新找到了乐趣。

作为一位古稀老人,字里行间,肖复兴难掩对年龄的本能敏感,对健康自然也是充满更多追求。所以他更多地写到了老人,写到了夕阳红。他在称赞别人的健康身体时,也像是在鼓励自己。

天坛是肖复兴的一个行走视角,在他的笔下,天坛早就褪掉了皇室禁地的森严,还原成一个朴素的所在,肖复兴称之为“人民的天坛”。老北京人对天坛的熟悉,是因为天坛已经深深镌刻进他们的生活。而保安、环卫工以及无数前来天坛旅游的中外游客,还有无数相知和不相知,相识和不相识的人,大家共同构织了这幅充满“平民烟火气息”的朴素图画。

□禾刀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