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快节奏+快服务 连续转场构筑坚固“防疫墙”
眼疾术后急上岗 确保接种服务不掉线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4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节奏+快服务 连续转场构筑坚固“防疫墙”

张颖
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科长
 

“这几个月忙着接种疫苗工作,辛苦是肯定的,我瘦了10多斤了,但也很有成就感!”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科长张颖感慨地对记者说。从2002年以来,张颖从医生涯已有近20年。去年年底,她所在科室的6名医护工作者全部接种了疫苗,从今年1月1日起,她们开始在青塔社区,面向九类人群接种疫苗。她们设置了专用冰箱来存放疫苗,24小时进行温度监测,保证疫苗以最佳状态存放。

“那时候疫苗都是晚上运来,有时候是凌晨一点,有时候是凌晨两点、三点,我们医护人员就会一直等待。等着疫苗送来,然后存放到专用冰箱,并有专人看护。太晚就回不了家,就在科室睡几个小时,第二天8点多,我们就来到青塔社区,开始疫苗接种,大家都是这样,很辛苦,但没人喊累。”张颖说。

疫苗接种现场,张颖和其他医护人员要戴着N95口罩、面屏,还要穿着隔离衣,让排队等候接种疫苗的居民先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接种疫苗,接种完毕后,再在观察区待30分钟。

“大部分人已经事先了解过接种疫苗的事宜,不怎么紧张。但碰到个别紧张的,我们也会安慰对方,说很快就接种完了,接种疫苗后,感觉肌肉有些酸痛,有点累都属于正常现象,让他们别担心。”张颖笑着说。

从1月11日起,张颖和科室里其他医护人员又转战到丰体时代的临时接种点,开始为市民接种疫苗。每天晚上等着疫苗送来,放到专门的冰箱存放起来,第二天一早,再将疫苗护送到临时接种点,开始一天的忙碌。傍晚再将没接种完的疫苗送回医院的专门冰箱,将疫苗保存起来。看起来简简单单的流程,对张颖和其他医护人员来说,却充满了艰辛。

“就说疫苗存放吧,疫苗存放的最佳温度是2度到8度,万一冰箱断电或别的意外发生,后果都不堪设想,所以专门看护疫苗的人,压力也很大。每天将疫苗按时送达疫苗接种点,在那里,每天都有市民排着长长的队伍,我们有为市民提供疫苗接种咨询的,有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的,有负责让接种人群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有我们这些专门接种疫苗的,还有在观察区服务接种人群的。大家各司其职,经常忙碌起来没有时间上厕所,也顾不上喝水……”张颖说。

从2月份起,张颖和其他医护人员在丰体时代的临时接种点开始对18岁到59岁的民众接种疫苗,而从3月份起,则开始对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疫苗接种,老人们可自愿报名接种。

“有的老人有各种顾虑,需要我们耐心给予解答,还设立了专门的老人通道,就是希望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接种疫苗服务。”张颖说。

在张颖忙于疫苗接种的这几个月,她12岁的女儿都是放学回来自己做饭吃,有时候吃泡面,有时候简单炒点菜……对于孩子,张颖也充满愧疚:“我这工作忙,就没办法那么细致照顾孩子,只能让她自己学着照顾自己,让我欣慰的是,孩子特别懂事,自己放学回家,自己写作业,自己做饭吃。”

这几个月下来,张颖和科室其他医护人员已经接种了97041针次疫苗,累计达75300人,而且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一例和疫苗有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这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每天排队接种疫苗的人都很多,对我们来说,就是让市民以最快速度接种完疫苗,接种的人群越多,安全的人群越多。毕竟,接种疫苗是抵御新冠肺炎疫情最经济、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的国家,都是好处多多。”张颖笑着说。

这几个月下来,张颖的休息时间很少,她也慢慢适应了每天快节奏的接种疫苗状态,最近居民接种疫苗的意愿比较强,他们就开了流动接种车,一台接种车每天接种人次达500以上,两个点位第一针可以接种1200人,每天总接种量在2500人左右。“我们医护人员经常会相互鼓劲儿,一起努力,争取早日为市民们接种完疫苗,筑起抵御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固防线,让越来越多的人能摘下口罩,回归正常的工作生活。”

□本报记者 余翠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