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为手艺是为了谋生,但究其根底,却是匠人匠心的人文理想精神,这也是匠人为什么一直是我们这个民族敬重和推崇的原因所在。著名作家葛亮在其最新小说《瓦猫》中,以其独有的视角和温暖清新的笔触,通过讲述手艺人的小故事,让我们在“良工”与“故物”的相互成全中,重新审视文化传统和匠人精神的一体两面。
匠人精神,是近年持续热议的话题,并逐步由专业领域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而成为我们重新审视和诠释文化传统的一个切口,《瓦猫》便是对这一话题非常及时的回应。书中,作者试图用遗散在民间的古早手艺,来重拾和唤醒被时间湮灭的匠魂,并为时代择弃的匠人立传。该书共包含“书匠”“飞发”“瓦猫”3篇小说,涉及古籍修复师、理发师以及陶艺师3个传统匠种。地域由南京、香港到昆明,时间则从当代溯至西南联大时期,呈现出广阔的空间和多元的气象。在书中,作者于传奇中描摹世相,在人物塑造中探究匠心背后的文化密码,其寻找的仍是人的尊严、执着与信仰。
俗话说,艺不压身,但在作者看来,技艺不仅是谋生之道,更是匠人生命体验的集成。书中虽然描写的都是匠人匠心,却各有侧重:“书匠”是中西古籍修复之异同,讲究的是“不遇良工,宁存故物”;“飞发”是传承变与不变之争,持守与创新;“瓦猫”更涉及匠人的根本——吾随物性,以手摹心。古老器物的精湛制作,依靠现代科学不一定能完成。如现代技术都难以修复的雍正国子监刊本《论语》封皮,却被老董在不断试错中修复,这种通过老法子解决新问题的不断探索和大巧若拙的手段及方式,正是对匠心的极好诠释。而拥有这种炉火纯青的高超技艺,不仅人要聪明,还要在学艺时能吃得苦中苦,在守艺中有恒心和耐心。正是因为他们将技术融入生命,荣辱共担、休戚与共,才造就了众多的大国工匠。
虽然书中涉及的手艺人形象颇多,并从事着不同的行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对自己的手艺有一种近乎固执的坚持。在技艺上丝毫不马虎,半分粗疏都是亵渎。
“书匠”里,年轻时的老董因坚持重修两本《杜诗镜铨》,为此和夏主任起了冲突,即使暮年再入金大图书馆,但修书的原则依旧没有半点改变。“飞发”里,从上海到香港谋生的庄师傅,依旧保持着老上海理发师的特色,虽然价格不高,但在理发的流程与品质上半点折扣都不打。“瓦猫”在传承者荣家人眼里,不是买卖的东西,而是对方来请的神兽,看起来,他们或许有点轴,但正因为这刁钻,他们的技艺才达极致。
许多人写匠人是为匠而著,而葛亮明着写匠实则写技,但骨子里观照的却是行当和手艺背后的那些人,让人读之动情。“书匠”中,一生未婚的老董放弃图书馆的坐班工作,风雨无阻地摆摊修鞋十二年,只是为了等待养女生母来找孩子;“瓦猫”里荣瑞红在宁怀远投身从戎后,身有残疾而不离不弃,荣宁生为了妻子萧蔓生更好的发展毅然与其离婚;“飞发”中,翟玉成与妻子郑好彩深厚的夫妻情,翟健然面对父亲的劈头棍棒依旧递上火烧的父子情,让人唏嘘不已。在他们身上,人性的光芒熠熠生辉,人间的情义万古长生。正是因为他们将这种人性的光芒和情感融入到了技艺之中,才有了手艺与生命的共振。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虽然现代科技已经让许多传统技艺和工匠走向了历史拐点,但一些匠人仍如庇佑世人的瓦猫神兽一样坚守着。他们守望的不仅是技艺,还有匠人守正、踏实、严谨、专注、钻研、韧劲的匠心,而这种精神气质是永远都不会被淘汰的。
□秦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