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新职业发布让新工种有了“身份证”
警惕“刷手机赚钱”套路老年人
“15分钟政务服务圈” 体现真挚的为民情怀
会议用水浪费 亟待合力破局
怪圈
筑牢未成年人 网络安全“防火墙”
损坏文物古迹要严惩重罚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3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职业发布让新工种有了“身份证”

 

新职业的公布有利于推动劳动者向新的职业领域迈进,选择新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技能提升方向。新职业的发布,对于增强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度、促进就业创业、引领职业教育培训改革、推动产业发展等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了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合规师等18个新职业信息。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四批新职业。(3月23日 《经济日报》)

最新的《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于2015年。按规定,《职业分类大典》每10年修订一次。但随着技术设备的发展升级、社会需求不断变化,工种“上新”的速度加快,远超新职业和相关技能标准的发布速度。近两年,人社部打破陈规,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不断发布新职业,给新工种拥有官方认可的“身份”,使从业者有了社会认同感,有利于新产业、新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

建立职业分类动态更新机制,新职业及时更新和发布,及时颁发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让更多新职业从业者更有干劲、有奔头。去年7月,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9个新职业。这是我国自《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三批新职业。除了发布新增职业外,还发布了一些新工种,如“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的“直播销售员”,人们熟知的“电商主播”有了正式的职业称谓。这一次,人社部发布的此批新职业涵盖了制造业、餐饮、建筑、金融、环保、新兴服务业等多个行业,是近两年多批次新职业公布以来涵盖行业范围最广的一次。

在当前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大形势下,新增新职业、新工种,可以促进稳增长、稳就业。这些新职业、新工种会引导年轻人择业方向,也会对未来的社会人才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新职业具有需求大、分工细、专业度高、薪资高等特点,对就业有很大的带动作用。试想,如果这些新职业新工种无“身份”,从事这些新职业、新工种的劳动者就无法有准确的职业称谓,就会遭遇身份尴尬。

一个职业的确立,并不只是有了职业名称那么简单,更意味着获得社会认可。“身份不明”不仅让从业人员没有职业归属感,也不利于吸引更多人从业。从国家有关部门这两年接连发布新职业、新工种的情况来看,有关部门对于“新职业”“新工种”正名的节奏肯定会不断加速。

新职业的公布有利于推动劳动者向新的职业领域迈进,选择新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技能提升方向。新职业的发布,对于增强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度、促进就业创业、引领职业教育培训改革、推动产业发展等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当然,给新职业、新工种“正名”还不够,更要加快建立新职业技能认证体系,完善技术标准,让从事新职业的技能人才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动力。有关部门要指导人才培养培训项目,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打造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从业人员队伍。根据他们的技术水平来发放工资,体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使从业人员感受到收入提升空间和职业发展前景,增加他们从业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胡建兵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