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企业改制不能绕过民主程序这道“关”
三星堆考古是普及文博教育的契机
给培训机构配资金“监管人” 是阻止“卷钱跑路”好办法
电影票“退票难” 该改改了
睡眠障碍
校企合作可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技能人才
增强青少年体质 需社会各方齐努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3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企合作可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技能人才

 

3月17日,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珠海市索卡科技技工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型学徒制、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教学、工学交替、员工培训、定单班培养以及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领域进行更紧密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3月18日《珠海特区报》)

近年来,国内各地职业院校和有关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产教融合良好生态,积极培养各类市场紧缺技能人才,值得推崇。毋庸置疑,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随着校企合作保障制度的健全,将会促进校企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技术人才,让更多的能工巧匠为“中国制造”筑牢发展根基。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才能繁荣富强。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

□鹰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