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企业改制不能绕过民主程序这道“关”
三星堆考古是普及文博教育的契机
给培训机构配资金“监管人” 是阻止“卷钱跑路”好办法
电影票“退票难” 该改改了
睡眠障碍
校企合作可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技能人才
增强青少年体质 需社会各方齐努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3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企业改制不能绕过民主程序这道“关”

 

工人在企业中不仅有利益,更有感情,甚至更清楚怎样才能把企业做得更好。在企业改制中坚定地相信和依靠职工,充分尊重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才是真正把职工当作主人的表现,才能获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如何维护改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打造职工与企业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地方政府和改制企业必须妥善解决的课题。《工人日报》报道,山钢集团党委发布《关于企业混改过程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混改企业要把劳动用工制度、职工权益保障和工会组织建设等内容写入公司章程,保障工会依法依规履职,全程参与混改,推动混改方案、程序步骤、职工安置、经济补偿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向职工公开,履行法定民主程序,充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早在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有关国企改制的通知就明确规定,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和国有控股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充分听取职工意见;职工安置方案需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全国总工会也在2009年发出《关于在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中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工作的通知》,重申依法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显然,民主程序是企业改制绕不过去的一道“关”,必须依法操作、民主操作、阳光操作。

企业改制需要通过民主程序,需要工会组织介入,是工会的法定职责所在。如果工会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失声”或者“缺席”,就是失职,就是对自己所代表的职工权益的背弃,是应该被问责的。同理,如果企业改制的决策者、操作者“绕过”工会、职代会的民主程序,甚至“暗箱操作”,强制实施改制方案,由此令大多数职工不满,甚至引发事端,造成损失,首先应该被追究责任的就是那些试图“闯关”的决策者和操作者。

企业改制固然是经济行为,但决策者、操作者、执行者、受益或受损者都离不开人,特别是离不开广大职工群众。职工群众对改制有这样或那样的意见或建议,肯定有他们的理由。那么,他们提出过没有?解决了没有?结果怎样?都应该有明确的交代。无视职工群众的诉求,无异于把他们置于企业改制的对立面,人为地设置改革障碍。而没有广大职工群众的充分理解和积极支持,改制是不可能成功的。在这个问题上,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与教训已经不少了,不是很值得借鉴吗?此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一些企业在改制之前就已经削弱了工会组织和民主管理,使得它们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现象应该吸取尽快切实改变。

众所周知,许多企业,特别是老的、大型国有企业曾经的辉煌与今天的基础,是几代工人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工人在企业中不仅有利益,更有感情,甚至更清楚怎样才能把企业做得更好。在企业改制中坚定地相信和依靠职工,充分尊重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才是真正把职工当作主人的表现,才能获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问题是,我们的一些同志,是不是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一根本宗旨仅仅挂在嘴上,甚至全然忘记了呢?在企业改制中,应该补上这一课。

□张刃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