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人力资源专业毕业、在家连垃圾都没倒过的北京小伙儿聂册,为了辖区垃圾分类到位,撸起袖子翻起了垃圾桶。聂册是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2020年5月,北京市正式开始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交道口街道垃圾分类工作人员每天,他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主动承担起了垃圾分类志愿者及宣传员工作。早上7点,聂册都准时出现在辖区,把设施及人员检查一遍,同时一边对未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开展解释、劝导,一边对投放错误的垃圾重新分拣。
3个月走访完1000余家单位
聂册接手垃圾分类工作的时候,北京市还没就这项工作立法。“那时候还是宣传推进阶段,主要跟辖区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聂册回忆说。从辖区的企事业单位入手,大单位带头分类,是政府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思路。当时,对于聂册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见不到负责人,没办法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次见不到、两次见不到,他就从其他渠道入手,有一点“蛛丝马迹”都不放过,必须千方百计找到负责人沟通。3个月的时间,锲而不舍的努力,反反复复的迂回工作,让聂册与辖区所有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联系。
“第一次见面后就好说了,之后可以电话联系。”聂册说,“党政机关的负责人对垃圾分类都有概念,他们也特别支持,当时不太明白的就是一些桶站的设施、类型,我们主要负责方法指导。”
当时,交道口街道有专门的保洁公司跟各单位对接,将厨余垃圾单独回收。对于刚刚开始垃圾分类的单位来说,有些垃圾还是会不经意混装。纸巾、酸奶盒、水瓶等废弃物比较容易进行分类。但是,玉米皮、大棒骨不属于厨余垃圾,而是其他垃圾,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当时很多单位都会将这两样东西丢入厨余垃圾。
“玉米皮、大棒骨由于不易腐烂,所以我们把它划分在其他垃圾。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但是好几年前,刚开始的时候,是真不知道。”聂册回忆说。
针对这种情况,聂册收集整理了各个单位几类容易分错的垃圾,专门印发了宣传彩页,发到辖区1000多家单位。很快,企事业单位厨余垃圾的分类便清晰起来,基本消灭了错分现象。
大单位难进,小店面换手率高。一些商业餐饮店铺,平均两个月便易主一次。聂册将这些门脸做成台账,发到社区,发挥网格管理的优势,由网格员定期更新。每更换一家店面,工作人员都掌握数据,他们从头宣传,使垃圾分类工作有针对性。去年上半年起,东城区统一做了一套垃圾排放的管理系统,把所有商家、店铺、居民院都放入系统,更新更便捷了。
“花式”引导游客参与垃圾分类
交道口街道坐拥著名的南锣鼓巷。每天游人如织,垃圾量大。如何将这些流动的游客吸引到垃圾分类的队伍中来?聂册跟小伙伴一起想办法。他们联系了南锣商会,通过商户,“花式”引导游客参与垃圾分类。
扫二维码、与吉祥物合影、发活动照片到朋友圈、参与垃圾分类指导……这是2019年时,交道口街道推出的“垃圾分类有你有我,志愿服务扮靓南锣”环境美化挑战赛,游客可以用实际行动助推南锣鼓巷的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南锣鼓巷还在全国率先引导餐饮商户悬挂垃圾分类提示牌、推出垃圾分类自律公约,并以严格的监督处罚措施,保证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如今,整个景区的环境、文明程度正由内而外地发生质变。
“当时确实有很多人参与,我们也是为了扩大垃圾分类的影响力,也是帮助大家在心中树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聂册说。
事实上,南锣鼓巷是全国首个引导游客开展垃圾分类的特色商业街。当时,南锣鼓巷内布置了8组垃圾桶,每组垃圾桶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大类,由南锣鼓巷内的商户员工自愿报名成为垃圾分类指导员,每组垃圾桶配备2名到3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在每天中午和晚饭时间上岗,帮助游客开展垃圾分类。
《南锣鼓巷商户垃圾分类自律公约》也是全国第一个自己发布垃圾分类自律公约特色商业街,一共12条。
“南锣鼓巷的这一做法在全国也是首创。南锣鼓巷166家商户中,餐饮企业有50余家,每个商户都要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量身打造,选择自家的主要产品,指导游客开展垃圾分类。”聂册说,“南锣的工作一直都是通过商会共同推进,商户们也一直比较配合,效果挺好。”
这一举措推出后,垃圾分类的效果更好,当月就实现了其他垃圾的减量,厨余垃圾的增量。“但厨余是可以再利用的,所以不能算垃圾。”聂册说。
持续提升胡同文明
企事业单位、商户的垃圾分类问题都解决了,聂册面临的新问题就是居民的垃圾分类。随着交道口平房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施行,胡同没了垃圾桶,于是有了垃圾随手扔的行为。针对这种现象,他一方面部署保洁员加强循环收运缓解垃圾乱扔现象;另一方面,协调社区组织居民召开议事会,听取居民建议,同时带领宣传员和引领员上门做宣传,一遍遍为居民讲解四分模式,从源头上杜绝垃圾乱扔现象。与此同时,与社区探讨试行按片区指定1名楼门院长实行责任区域负责制,上门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不厌其烦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分类。
说起居民的垃圾分类,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可能挨家挨户检查有没有认真垃圾分类。而有些居民,看到桶站前有执守人员,便将垃圾丢在远离桶站的路边。这不但增加了垃圾分类的难度,还出现了路边垃圾。“这只是很少一些人的做法,大部分居民都是在家里将垃圾分好,扔的时候扔在相应的桶里。”聂册说。
对此,大家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能从垃圾桶实现分类精准。从小在家里连垃圾都没扔过的聂册,每周巡检时,在胡同里、在楼房前的垃圾桶,带头翻起了垃圾。没有工作服,纯手工翻找,翻出来后还要一手掀着垃圾桶盖,一手拿手机拍照。
“戴着口罩还好点儿,也有味儿。”聂册挺乐观。但光乐观不行,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还要强化。他跟居委会联手,组织居民开会。屋里,居民开座谈会,讨论垃圾分类存在问题;屋外,聂册跟同事在事先拉过来的混装垃圾桶前,奋力地翻拣垃圾。一个钟头过去,居民的会开完了,“表演”垃圾分类的聂册和同事,分拣完了不到1/3的垃圾。
之前,由于居民混装垃圾,保洁和环卫人员需要二次分类,导致垃圾收运频率降低,胡同里出现了垃圾堆滞的情况。聂册说:“我们是想让大家明白一桶垃圾,环卫工人分出来有多不容易,以此督促大家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提高垃圾运送的效率,持续提升胡同文明水平。”聂册说。
□本报记者 边磊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