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的文艺作品激扬社会正气,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鼓舞人民朝气蓬勃迈向光辉的未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使命。”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家成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掷地有声。
“以优秀的文艺作品激扬社会正气,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刘家成说,思想和价值观念是文艺的灵魂,站在什么立场上、以什么视角创作,是决定作品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关键问题。文艺工作者要理直气壮地唱响主旋律,致力于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品质,用栩栩如生的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刘家成建议,加强反映当代中国、描绘伟大时代的现实题材创作。“一段时间里,脱离现实的虚浮创作大行其道,但大多数群众并不买账,最终在口碑和市场上都败下阵来。”刘家成解释说,最近几年,现实主义创作重新成为主流,并涌现出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持续引发热播热议,像反映人民群众勇于面对生活挑战的《装台》,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跨过鸭绿江》,反映脱贫攻坚的《山海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个人奋斗成长,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只要真正立足于现实进行创作,我们就会发现现实中有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刘家成说,把这些真实人物和事迹生动反映出来,自然就会感动人民、鼓舞人民、激励人民。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刘家成倡议创作方法上要扎根群众,积极反映人民生活。他认为,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必须真正地深入群众之中体会生活的冷暖,体悟生活的本质,才能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转化为以文艺作品讴歌人民、服务人民的火热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和群众产生共情,创作出真正激荡人心的作品。“近年来,一系列生活味道浓郁、地域特色鲜明的影视作品赢得普遍认可,这类作品的素材和灵感都来自于群众的日常生活,对群众的生活细节不了解,是无法进行这类文艺创作的。”刘家成介绍,这些文艺作品中传递出的自强不息、敬老爱幼、乐观善良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也都是群众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本报记者 高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