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举办了大会发言、界别联组会、专题座谈会、协商会、小组讨论等各类履职活动185场,围绕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升超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等,来自工会、经济、科技、教育等不同界别的委员们聚焦民生和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交流,积极建言献策。
●姚卫海委员
以“两区”建设为契机 加快推动北京数字贸易发展
“近年来,北京地区数字贸易出口额连年增长,且持续高于全市服务贸易出口增速,成为缩小服务贸易逆差的重要动力。”市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副主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介绍,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最具出口竞争力,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在海外市场高度活跃,“线上经济”在疫情期间表现出了强大的经济韧性和增长动力。
为推动北京数字贸易加快发展,姚卫海建议,强化金融开放和支撑,带动北京数字企业发展。他提出,以数字贸易试验区和北京自贸区为载体,探索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试点。建议建立“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产业地图资源平台,为企业海外布局和数字贸易提供有效信息和政府引导。鼓励头部数字企业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设立“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平台,提供数字版权确权、评估、交易流程和面向数字贸易企业海外法律、财务、人才等问题的咨询服务。
●王虹委员
建议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机制
近年来,本市以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为抓手,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养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面对新阶段、新格局,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秘书长王虹建议,构建超大城市养老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共治机制,完善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议完善家庭照顾者支持机制,建立老年人需求综合评估机制,建立街(乡镇)养老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多部际、多层级养老服务资源协调发展机制和建立都市圈养老服务资源协同发展机制。
例如,出台综合性家庭福利政策,以经济补偿、带薪休假、免费培训照护知识等方式减轻家庭养老负担。打通民政养老服务网络与卫健“分级诊疗”卫生医疗网络。建立养老服务资源的转单转介制度,鼓励不同街(乡镇)结对帮扶。将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纳入社区疾控防治体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破除异地养老障碍,实现设施布局、医保结算、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协同发展。
●林丽颖委员
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迈进
北京拥有发展高端制造业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优势,但空间分布上呈现郊区化特征,五环外制造业从业人员和营收占全市的九成左右,形成了“高技术服务业在中心城区,高技术制造业在平原多点地区”的格局。
市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委委员、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林丽颖建议,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北京智造”新名片。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依托“两区”建设,坚持高端、绿色、智能导向,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建立制造业及其关联性生产性服务业综合评价体系,加大高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利用和融合,做大规模,同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如融资租赁、服务外包、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以智能制造、医药健康、产业互联网等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北京智造”新名片。适度保留部分都市型制造业,比如食品加工、高档服装、包装印刷等,并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李亚兰委员
让好山好水也能当饭吃
生态涵养区作为首都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我们的大氧吧、后花园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集碳器,为首都生态环境改善和城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首都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不能让生态涵养区掉队;在我们安然享受蓝天碧水净土时,不能让生态涵养区的群众吃亏。”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李亚兰说。
对此,李亚兰提出3条建议:一是编好条例规划。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站在首都生态安全格局,加快出台生态涵养区保护和发展条例,编制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推动生态保护走上法治轨道。二是建好体系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和结对协作机制。运用市场机制,开展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成立专项基金、探索水权交易、碳汇交易,推动生态保护投入保障由政府“一家扛”转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家抬”。三是领好致富门路。加快绿色低碳生产生活转型发展,让好山好水也能当饭吃。涵养区保护不能只靠外界“输血”,还得靠自身“造血”,要着力解决涵养区群众就业和收入过低问题。在坚持生态红线、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探索生态保护红线内群众移民搬迁,探索适度利用河漫滩,探索山区绿色低碳能源消费改革等。
●沈兴海委员
加强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长聘教授沈兴海认为,新形势下,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充分释放创新活力是当务之急,加强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则是促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最根本性的举措。
为此,沈兴海建议,充分利用北京市的科技资源,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蓬勃开展起来。他提出分层次、分阶段、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第一个层次,从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开始直到高中毕业,每个学期每位同学都应聆听两场以上著名科学家的现场或视频报告。高质量的系列科学报告一定会在青少年的心里激起浪花。第二个层次,让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能有机会利用学校或社会资源进行开放性实验。第三个层次,让10%以上的同学有机会进行“模拟科学研究”。从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培训、文献查询、实验数据的规范记录、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到科研论文的写作甚至学术交流,都要进行基本的训练。第四个层次,少部分学有余力、创新意识特别强的青少年,可由学校专任科技教师、高校和科研单位联合进行创新科学研究的指导。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创新则国创新!呼吁从家庭、学校到社会,要努力营造良好氛围,让孩子们打开自由的心灵,吸收激发创造性所需的各种天然养分。
●许汇委员
多举措让外来务工人员安心在京过年
“今年会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要留在北京过春节,他们的生活怎么保障,是工会系统要考虑的问题。”市政协工会界委员、东城区总工会主席许汇在小组讨论上发言表示,目前东城区总工会已经安排了12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慰问一线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为保障留京过年务工人员过个祥和的春节,东城区总工会计划联系电信运营商,购买一批电话卡,让留在北京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家人可以“云相聚”,通过视频通话交流,让外来务工人员安心在京过个好年!
本报记者 高铭/文 孙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