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线上”年夜饭
一次“选师大会”
文人笔下腊八香
■征稿启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人笔下腊八香

 

腊八节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让节日变得粥香四溢,又让许多文人雅士不惜笔墨为此吟诗作赋。

唐代杜甫的《腊日》:“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往年的腊日天气异常寒冷,而今年却连冰冻都没有了,沐浴着暖暖的冬阳,诗人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度良宵,但想到皇帝平时的恩泽,又难以提出辞别的请求,字里行间流露出不能回家的淡淡忧伤。从而也不难看出,当时腊八也是游子回乡与亲人团聚的节日。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在宋代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中,虽是隆冬腊月,但诗人已感受到盎然春意,你看那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香甜的腊八粥。浓郁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

如果说在古代文人笔下,过腊八节、食腊八粥透着浓浓诗意,而在现代作家的文章里则显得绚烂多姿。沈从文的《腊八粥》:“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喝腊八粥的场景被生动展现了出来。

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写道:“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等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作者在娓娓叙述中,让我们看到了老北京人过腊八的热闹场景。

“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北方农村普遍熬制的‘腊八粥’,窃以为那是粥中之王,是粥之集大成者。谚曰:‘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粮食堆成尖’。是故,到了腊八这一天,家家起五更熬腊八粥。腊八粥兼收并蓄,来者不拒,凡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紫米黍米(又称黄米,似小米而粒略大、性黏者也)鸡头米薏仁米高粱米赤豆芸豆绿豆花生豆板栗核桃仁小枣大枣葡萄干瓜果脯杏杜莲子以及其他等等,均溶汇于一锅之中,熬制时已是满室的温暖芬芳,入口时则生天下粮食干果尽入吾粥,万物皆备于我之乐,喝下去舒舒服服、顺顺当当、饱饱满满,真能启发一点重农爱农思农之心。”王蒙的《我爱喝稀粥》,不仅让读者闻到了腊八粥的芳香,还能感受到喝粥时的幸福。

文人们笔下的腊八节,粥更香、情更浓,用心品读,既得闲情亦得雅致,实为妙哉!

□马晓炜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