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浣江寻梦 相遇西施
行走腾冲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浣江寻梦 相遇西施
为了追寻西施这位美女为国献身的传奇故事,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我驱车来到了位于浙江省诸暨市浣江河畔苎萝山的西施殿,亲身去感受她那动人的故事。
 

曾经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有诗曰:“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这苎萝山,与浣江对岸的金鸡山隔江相望;是县龙山的支脉,因盛产苎麻而得名。而苎萝山之山麓有一宫殿曰:西施殿。此殿始建于唐,是为纪念西施而建,旧曰:西子祠,又曰:浣纱庙。

走进西施殿的入口处,看见一幢有着雕梁画栋的古韵建筑。其厚重的石牌坊式拱形大门,颜色为一般宫廷大门类鲜艳的朱红,门上有一对醒目的大铜锁,象征着此地的庄严和雅致。进入此门后,在水池边一树正香气扑鼻的怒放红梅树下,即看见一面石牌上用红色大字书写着“红粉池”。原来此“红粉池”,又曰“脂粉塘”。传说当年西施被范蠡选中为“灭吴复越”之计划行动的前夕,西施便在此池焚香沐浴,使其姿色更加突出,引起吴王夫差的注意。因西施生为浣纱女,自小在浣江边临水梳妆,这是个性之使然。而令人赞叹的是,池边那九个喷水龙头布局巧妙,雕刻得十分秀美。而在水龙头上方的一石牌上,还题刻着:“耕读传家”,四个醒目的大字。

过了红粉池往右转,即看见一幢高大华美的四合院。其前门的门楼顶上有两只展翅飞翔的凤凰,十分引人注目。该门楼上方,有一块醒目的门匾上用繁体字书写着“苎萝明珠”几个大字。进入之后再过一座古韵的小桥,桥下小池左、右边各塑有一条可爱的红色锦鲤,之后往前就到了让人魂牵梦系的西施殿正殿。

抬头细看,正殿中间门楣上有一方“绝代佳人”木牌匾,殿正中便是“荷花神女”西施的完美塑像,明艳照人。在塑像的左、右上方殿柱上有繁体题联“心越身吴转瞬兴亡千古犹夸侠骨,风亭月榭遗容优雅一朝重识芳卿”。举目远看,该殿墙上悬挂着众多名家墨宝。此殿的设计和布局古色古香,各种物件的雕刻精细华美,加上宫殿四周的围廊复古考究,颇有几分古越宫殿的遗韵。

出了西施殿往右,沿着一条石阶拾级而上,呈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幢外观气派的古越台。此台建筑乃是二层结构,上面一小阁中有三座塑像。坐于中间的是越王勾践,而两边的,是其谋臣范蠡和文仲,其中间正上方悬挂着一块醒目的“卧薪尝胆”牌匾。正是这“铁三角”和西施的巧妙密谋,才契合了西施用“美人计”不惜为国献身,迈出了“越兴吴灭”这棋局中的关键一步。在古越台后方,在一个明亮的橱窗里,存有一把闪着寒光的仿古越王勾践剑,让人忍不住仔细上前端详。而与之相邻的一面墙壁上,则挂满了一些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西施传说的书画。

出了古越台一路前行,便看见刻有“苎萝山”指示路牌指引,有一条蜿蜒的石阶,直向一山门高处延伸。山道路旁建一亭,此亭便是苎萝亭。此亭是西施殿中的至高建筑,为八角三重之塔式建筑结构,内也三层各有窗户而观,其楼梯为古塔式盘旋状,颇有美感。登至高层,可见浣江碧水粼粼贯流而过。对岸,金鸡山山脉钟灵毓秀,草木青翠;庙宇阁榭,古色古香。山上的金鸡宝塔若笔而立,特别唯美。而江边的浣纱女群雕和沿江木筏道,也隐约可见,有种朦胧之美。特别是西施故里那鸬鹚湾古村,在江水流泻的倒影里,有种穿越时光的剪影之美。移步到苎萝亭的其他窗口多角度遥望,见整个暨阳大地高楼群起,商铺林立,道路宽阔,车水马龙,一片繁华阜盛之象……

由于时间匆忙,临走时再一次回眸那石形拱门,心中忽觉此行颇多感悟和收获。西施殿建筑古朴优雅,构思巧妙而灵动,人物雕刻惟妙惟肖。殿中景点和人物故事衔接,引人入胜,记忆深刻。具体联想,西施殿是将古代宗祠和宫殿建造两者合二为一的主题古迹,也是一座丰富的民间艺术博物馆,让众多游人流连忘返。

□郑建伟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