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废弃的麦秸秆通过巧手制作,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走进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美术教室,一幅幅麦秸画作品挂满墙壁,泛着金属的光泽,这些画作全部由美术教师王慧指导学生完成。
王慧介绍,麦秸画起源于隋唐时期,把40厘米左右长度的麦秆经过“熏、蒸、漂、刮、推、烫、剪、刻、编、粘”等18道工序制作而成。金属拉丝光泽是小麦秸秆这种材质特有的属性,而且价格低廉,装饰性也很强,也非常环保。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王慧不断摸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研究了全国各地的民间作品、各种现代制作工艺和流派风格,也研究了麦秸画反映出的深刻文化内涵。她说:“孩子们性格不一样,喜欢的风格也不同,老师要尽可能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学校是金帆书画院,在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方面有一定优势,展示的机会也比较多。麦秸画目前一周开设了两次课,选这门课的孩子非常多。”
随着学生纷纷选了麦秸画课程,很快又出现新情况,有的孩子只是一时兴起报了课,但内驱力后劲儿不足,怎么做才能让他们保持住新鲜劲?创新才是不竭动力的源泉。利用寒暑假期,王慧走访了山东、内蒙以及南方部分省市,学校也多次邀请麦秸画大师、非遗传承人胡建平到学校指导。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她将秸秆染色工艺引进学校课程里,让色彩丰富视觉感官;创新“油画颜料过渡上色法”,使画作更加灵活多变,不断丰富创作手法和工艺,注入创新的强大动力,成为课程重要的“保鲜剂”。
作为学校特色课程,孩子们创作的麦秸画不仅在校园以及市区美术作品展中进行展览,还作为交换礼物被美国中学生带到大洋彼岸,成为美国家庭的装饰品。
目前,麦秸画课程以传统题材创作为主,这学期王慧在十二生肖的基础上尝试了小鸟造型创作,下学期还将在动物描绘方面下功夫。王慧说:“接下来,我想有机会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区,让赋闲在家的居民也能接触到麦秸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能通过自己的创作更深地理解践行垃圾分类,赋予传统工艺新的社会文化含义。”
□本报记者 任洁 通讯员 李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