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北京地铁公司打造的劳模专列在6号线车公庄站正式开出。接下来一段时间,市民乘坐6号、10号线时,有可能搭上劳模专列。走进劳模专列车厢,记者看到车厢里有很多劳模照片。劳模们身着工装,神采奕奕,吸引了众多乘客的目光。(2020年12月30日 《劳动午报》)
据了解,北京市通过劳模主题专列的形式,旨在大力宣传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展示,让市民在搭乘地铁时,更加直观和便捷地领略劳模风采,能随时随地感受到劳动的伟大。劳模专列车厢内每位劳模的照片下还写着岗位格言和职业追求:“我以我才胜担当”“要做地铁信号最强大脑”“严守安全高压线,畅通地铁动力源”……
可以说,借助劳模主题专列,一方面可以让这些劳模深入民间,扩大这些劳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劳模风采、劳模精神,得到更好地传播。而且,这也是对劳模的激励与鞭策,诚如有的劳模表示,看到自己的照片张贴在车厢内,感到特别光荣,将继续发扬并传承劳模精神,带领自己的徒弟继续钻研业务知识。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就需要讲好劳模故事。劳模主题地铁专列无疑是讲好劳模故事的创新之举。比如,有的市民刚走进车厢就被车门上张贴的劳模事迹所吸引。通过这些事迹,可以让人们看到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总而言之,劳模主题地铁专列值得点赞与借鉴。梳理媒体报道就会发现,其他城市也在积极尝试类似的做法。同样,劳模主题公交车、劳模主题广场等,也可以进行尝试。更重要的是,对于每个人而言,应该学习劳模,在实践中体悟劳模精神,用苦干实干诠释劳模精神。□杨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