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匠之城”激活了技能人才培养“一池春水”
帮助环卫工人实现“微心愿”利人也利己
期待子女护理假 纾解养老压力
限高
不能任由山寨APP 以假乱真
为劳模建“个性化健康档案”事小意义大
食品抽检“背靠背” 有助呵护“舌尖安全”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0年1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匠之城”激活了技能人才培养“一池春水”

 

人才创新与创造活力不仅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更是一座城市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青岛市提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工匠之城”,其目的就是为优化技能人才发展环境、推动青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着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技能人才队伍,这无疑具有现实意义与深远意义。

日前,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山东省青岛市出台《关于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工匠之城的意见》,从构建奖励激励体系、搭建工作支撑平台、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优化服务保障体系等五方面推出15项新政,为优化技能人才发展环境、推动青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12月14日《工人日报》)

人才创新与创造活力不仅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更是一座城市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青岛市提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工匠之城”,其目的就是为优化技能人才发展环境、推动青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着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技能人才队伍,这无疑具有现实意义与深远意义。

根据《意见》,青岛市打造“工匠之城”是实打实的。比如,《意见》提出,构建奖励激励体系,增强工匠人才职业荣耀;搭建工作支撑平台,夯实基础支持体系;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畅通工匠人才发展通道;优化服务保障体系,破除工匠人才留青瓶颈等五项主要任务,其目的就是让工匠人才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具体来看,充分发挥工匠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每年选树命名10─20名“青岛大工匠”和40-80名“青岛工匠”,分别给予每人8万元和2万元奖励。按照“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贡献大者多得”分配原则,支持工匠人才凭借技能提高经济收入。这些举措无疑能够让技能人才得到实惠并提升其社会地位。

畅通工匠人才发展通道同样值得称道。如,破除技工院校毕业生身份限制,在应征入伍、参加公务员招考等方面享有与相当层次学历人才同等机会;落实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职称比照认定制度,推进技能人才与学历人才融合培养;完善就业准入、用人评估和激励表彰三类技能人才评价制度。这些既体现出对技能人才的重视,更可以形成人才“虹吸效应”。

打造“工匠之城”就需要来“实”的。所以,这些举措不能只停留在文件或口头层面,扎实推进才最重要。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市在《意见》中,不仅对各项任务明确了责任部门,也特别提出,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监督督促,落实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但更为重要的是,各相关部门及企业当切实通力合作,让“工匠之城”真正名副其实。

打造“工匠之城”更重要的积极意义是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而只有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创新。可以说,打造“工匠之城”也具有示范意义,毕竟,唯有更多的“工匠之城”涌现出来,才能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雪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