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情怀
3上一版
 
一灯如豆
家长能“设计”孩子的未来吗?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0年1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长能“设计”孩子的未来吗?

 

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指向分离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而在刘庆邦的《家长》中,我们感受到的,却是牢牢箍住孩子“咽喉”的母爱。

长篇小说《家长》的主人公王国慧随丈夫由农村迁居矿上,她个性倔强,善于隐忍,又如她名字中的“慧”一样聪慧,迅速学会了“生存伎俩”:短短数月,由农村主妇成长为“公家人”,丈夫也由井下调任至科室。儿子在她的精心“设计”下,由农村小学转入城镇,考入重点高中,却因单相思,精神出了问题,不得已,辍学娶亲。此后,王国慧重又把希望寄托在孙辈身上。小说以母亲进入重症监护室,儿子被公安机关带走为结局。

鲁迅曾提到:有婴儿出生,如果贺客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肯定会被暴打出门。”的确,人们在潜意识里拒绝“真相”。 在文学作品中,只有诚实的作家会呈现“天地不仁”的悲悯结局,让读者反思情节表层肌理下的“伤痕”。

在小说的细节中,我们看到家长对子女的种种“设计”:当孩子服侍瘫痪老人时,强行拉走;以无用为由,让儿子与花猫分离;拆散儿子的小伙伴……

也许,身份可以“设计”。但是,身份发生变更时,与事件相连的生命并不一定会因事件的变更而更迭。世界与孩子之间隔着一堵墙,而孩子的成长则是不断地在墙上凿洞,去发现墙后面的风景。孩子们正是透过洞口透进的阳光,来收获生命的每一次裂变,从而完成自我成长。诚如心理治疗大师萨提亚所言:“每个人都像是一粒没有任何标记的种子,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每株植物本身就是独特的,父母会成为发现者、探索者,而不是批判家或塑造者。”

刘庆邦笔下的家长是可爱的、可憎的、可悲的,同时折射出了普遍的人性。在社会的变革中,家长的价值观该如何被关照呢?作家没有义务为我们下结论,但好的作品会给我们刺痛,带着我们去思考。

这是刘庆邦留给每个家长的思考。

□交通银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 许丽梅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