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抗美援朝遇险记
■征稿启事
但觉秋肥
教育自有万钧之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0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美援朝遇险记

 

近日国家在统计抗美援朝将士情况,我为母亲高兴。她当之无愧地可以得到这块纪念章。

母亲袁希昭1949年4月入伍,进入第二野战军四兵团15军。1950年下半年,15军完成西南剿匪,接受了抗美援朝任务。母亲当时在军后勤部任青年干事,也进行了投掷手榴弹和手枪射击训练。全军进行了两周热火朝天的军事训练后,在1951年3月份从东北安东踏上了大名鼎鼎的鸭绿江大桥。大桥当时还没有被炸,母亲说她背着背包,腰挎两枚手榴弹,右肩斜背小洋锹,左肩斜挎炒面袋,和战友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曲过桥踏上朝鲜的国土。

在过桥的一霎那,诸多将士回首向祖国敬礼,有的年轻战士泪流满面。

初踏朝鲜国土,但见满目残垣断壁,焦土荒野。母亲和战友当晚在几间空荡荡的平房宿营。半夜敌特打信号弹,美军轰炸机飞临投弹,当场炸死两名志愿军炊事员。母亲只隔一层土墙,幸免于难。

母亲说在从军的五年生涯中,最危险的时候是在抗美援朝时期,差点当俘虏。救母亲等人于危难之中的人是陈时生团长。

陈团长和我父亲韩新秋都是河北老乡。两人岁数相当,志趣相投,关系甚好。母亲不认识陈团长,但常听父亲念叨这位战友。

入朝作战后,陈团长任职军高炮团,在前方。母亲在军后勤部兵站处,是后方。工作不搭界,何来搭救?母亲坦而述之:

入朝后,母亲调后勤部兵站处任宣传干事。在昏暗的坑道里,从晶体管收音机收听祖国新闻,母亲用娟秀的字体在钢板上刻蜡出宣传小报,并下发到各师和前沿阵地。

当时,以美国军队为首的联合国军队与志愿军几次交手后,逐渐摸清了志愿军后勤供应的弱点。因为美军的狂轰滥炸影响了志愿军的后勤供应,部队经过一周的战斗必定要回撤;美军在志愿军后撤时,进行快速包抄合围,给志愿军部队带来损失。

故事就发生在这种微妙的变化中。

那时候,志愿军部队联络有通有堵,撤退有快有慢。战局瞬息万变,敌情危在旦夕。

那日,大家在山林里转悠,舒展一下疲倦的身体。炮声似乎格外彻耳,引颈眺望、山涧旁的一条土路,不时有零散的志愿军部队在疾行回撤。

这条土路原是林间小道,路边的青草被碾轧后的扩延,勉强可以过一辆汽车,路像一条青黄色的绸带在苍翠的山峦间蜿蜒起伏。此时一辆汽车风驰电掣地驶来,碾碎了平静的景色,车后面卷起长长的灰烟。

有情况。大家凭着战场经验判断。

汽车在离他们最近的地方戛然而止,发出刺耳的刹车声。一人匆匆下车,扯着嗓子冲人群喊道:“美国兵快过来了,你们还不撤退。”人们透过散去的烟尘看到,呼喊的人正是高炮团陈时生团长。

大家听清了陈团长的话语,所有人都紧张起来。有人飞快地回驻地取重要物品,大多数人都急促地攀爬上车。二十多人及重要物品将空荡荡的车厢挤得满当当的。

卡车缓缓起步、逐渐加速,很快就在车后甩下一道灰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山越岭、过河涉水,陈叔叔带领一车人甩开了美军的包围圈,化险为夷,成功突围。一车人灰头土脸地跳下车来向陈团长致谢。

后来,父母亲调离15军,和陈叔叔失去联系。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老战友才联系上。父母亲曾跟陈叔叔谈到过这一段死里逃生的经历,并多次感谢他。

鸭绿江的河水依然流淌,彼岸灯火通明。抗美援朝的历史已经翻过了七十个春秋,往事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深深的怀念。

□韩晓岗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