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书,不能不读;许多书,看你怎么去读。什么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当代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季羡林先生,在其著作《我们这一代读书人》中给出了答案。真正的读书人,活得坦坦荡荡,活得一身正气;有知识,有眼界,有胸怀,更有气节!
本书通过收录季羡林对胡适、梁实秋、老舍、冯友兰等师友的回忆文章,勾绘出他眼中民国知识分子的风骨,揭示他们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屈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同时也借此揭示季羡林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
社会需要的都是读“书”人,而不是“读”书人。林语堂曾说过:“什么才叫真正读书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句话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这才不失读书之本意。”以季羡林为代表的民国时期的文人,胸怀天下,兼济理想,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一丝不苟,是性情中人,也是素心人,是真正“中国的脊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国文人向来尊崇的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作为备受景仰的文化大师,能够走进季羡林的心,走进他文章里的人是怎样的一群读书人呢?
每位老师都在不同程度和领域上影响了大师的读书生涯: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虽然说是旁听课程,但影响至深:“陈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终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胡也频先生讲的《什么是现代文艺》,虽然操着浓重的南方口音,却也讲得眉飞色舞,使得这一群尚在高中阶段的大孩子听得简直着了迷。在当时动荡的年代里,这种新思想的注入,对于18岁的进步青年来说,无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董秋芳先生因为赞赏了季羡林的白话作文,使季羡林感到了喜悦和兴奋,就此埋下了终身写作的种子。
每每读到此处,总会有感而发。想来有这样的老师授课,才让学生感觉上课是一种享受吧!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希望自己的课堂能这样引人入胜,在学生的学习生涯里留下深刻的痕迹。
从来没有哪一个群体像读书人一样,与历史变迁贴得那么近。他们是时代的良心,是痛定思痛的总结者,在20世纪的中国,涌现出来的这一批国之栋梁,不仅催生和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变革,更拉出了一幅思想和文化变迁的宏伟画卷。
真正的读书人,读书的终极目的还是“修身养性”。腹笥丰盈,人,就变得性情内敛、舒和;其心胸,自是开阔无比,“汪汪如万顷之陂”,宽容大度,气宇浩荡;其眼光,亦是洞彻锐敏,高瞻远瞩;其言行,即可用《世说新语》上的一句话概而括之: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故而,真正的读书人,常常会有文化责任,有社会担当,成为民族的脊梁……
□丁兆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