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帮扶残障人士就业应多些“温暖的平台”
适老化改造有助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外卖小哥 “以命送餐”如何化解
别让“奇葩头盔” 坑己害人
自媒体乱象
直播带货要加快品质化发展步伐
遏制快递柜变“甩手柜” 需明确罚则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0年9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帮扶残障人士就业应多些“温暖的平台”

 

残疾人就业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期待更多的企业能够关注残疾人就业,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并多些人性化举措,让“温暖的平台”越来越多。

透过落地玻璃窗,阳光洒进郑州市郑东新区一座商业楼18层的餐桌上,每张餐桌桌面上都立着一个特殊的提示牌:“我们有听不到您声音的孩子,喜憨儿式的服务是我们的特色,谢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感恩!” 在这家大部分工作人员是听障人士的餐厅,店员们有着特殊的工作方式:每个人的手上都配有震动呼叫器,一旦顾客需要他们,就会按动桌子上的服务按钮,发出呼叫后,他们的手环就会震动。虽然存在着听力和语言上的障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9月2日《工人日报》)

这家餐厅被媒体称之为一家“无声”却有情的餐厅。对此称号,可谓实至名归,因为这家餐厅大部分工作人员是听障人士,正所谓“无声”,而餐厅却给了这些听障人士提供了可心的工作岗位,可谓“有情”。不必讳言,残障人士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诸多不便,但是他们也有着融入社会、享受生活的权利,这也正需要社会多些“有情”之举。

诚如新闻中的这家餐厅,店里10名员工,有6名是听力障碍人士;待遇方面,开出了比残障人士行业内水平高近一倍的工资,管吃管住,如果不住的话每月补贴500元房费;店员们有着特殊的工作方式,每个人的手上都配有震动呼叫器,一旦顾客需要他们,就会按动桌子上的服务按钮……这些既让听障人士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更让他们实现了自我价值。

针对残疾人就业,国家有着法规方面的保障。《残疾人就业条例》就明确,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帮助、支持残疾人就业,鼓励残疾人通过应聘等多种形式就业。禁止在就业中歧视残疾人。即便如此,残疾人在现实生活中,就业通道并非是一路畅通。如,跟别人干同样的活工资却比别人少,只因有听力障碍。而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孤案。

可见,残疾人就业不仅需要法规保障,更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扶持,搭建起更多“温暖的平台”。而要实现此,既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也离不开用人单位的积极付出。从政府角度来看,制定优惠政策和具体扶持保护措施,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等,可以有效纾解残疾人就业乃至创业难。

而从用人单位角度讲,应认识到,尽管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可享受增值税优惠,但是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是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而且,在具体用工中,不仅要依法、诚信、文明用工,更需要多些人性化举措。诚如上述提到的餐厅,不仅为每个人的手上都配有震动呼叫器,而且在餐桌上还有相应提示牌,这就能很好保障听障人士的工作环境。

总之,残疾人就业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诚如新闻中的这家餐厅,据经营者表示,餐厅实现盈利后,希望能够把49%的盈利,捐出去做公益事业。这也彰显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心。当然,期待更多的企业能够关注残疾人就业,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并多些人性化举措,让“温暖的平台”越来越多。

□杨玉龙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