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记者从大兴区庞各庄镇获悉,该镇为打造智慧村庄,实现智能化、信息化村庄建设,依托大数据,结合互联网+电子加密卡的新技术,将在本月底前陆续为48个村的5万余名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换发电子证,进一步完善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管控措施。
居住着242名常住人口和10名流动人口的鲍家铺村,是首批换发电子出入证的村庄之一。傍晚6点,村党支部书记鲍海涛手持终端设备站在村口,回家的村民们挨个儿持电子卡进行扫描,场面就像坐公交车刷卡一样秩序井然,而且刷卡速度很快。
“换发了电子证,工作强度小了不少。”鲍海涛说,今年初疫情发生后,村庄便开始实行出入证制度,每位进出村庄的村民和租户都要进行登记,这可忙坏了村干部和志愿者们,尤其复工复产后,上下班高峰期常常有排队登记的情况,“现在一扫,数据就自动记录在了终端上,还能实时传回镇里的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此外,电子出入证信息管理系统内还预留了与健康宝对接的接口,数据共享,进一步减少村庄防疫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防疫管控效率,实现疫情防控智能化。
电子出入证只有一张麻将牌大小,便于携带。记者发现,进入村口的人员手中拿的卡片颜色还有差别,据鲍海涛介绍,镇政府将居住人员分为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快递外卖类人员和政府管理人员四类,每类人员发放不同颜色的电子居住证,分别对应蓝色、绿色、黄色、红色,便于管理识别。如果有村民或租户丢失了电子卡,可以到本村的政务服务站补办,当天就能领到新卡。
庞各庄镇城市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应用电子证还能规范出租房屋管理。“我们将对48个村中每一户有出租房屋的家庭进行评估,看到底能租给几个人居住,随后按照评估结果配发电子证,杜绝群租房现象的发生。”至此,镇村两级将对接大数据平台,共享人员、车辆、房屋等基础信息,充分发挥电子证信息管理系统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作用,可实现村居服务智能化。
□本报记者 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