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位于京冀交界处的污水大坑形成多年,近日在房山涿州两地生态环境部门的联合执法下,终于有了圆满的解决方案。预计两年后,污水坑所处的地方有望变身生态公园。
污水大坑位于北京房山区韩村河镇五侯村和河北省涿州市东仙坡镇北务村交界处,占地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深度超过20米、储有45万余吨污水。5月14日,记者跟随房涿两地工作人员来到污水坑边,放眼望去,坑内水体有些泛红,阵阵恶臭随微风飘散,水面上漂浮着成片的白色垃圾。
据了解,该地块曾有一家砖厂,持续多年的挖土烧砖形成了大坑,砖厂在2015年关闭后,因为雨水聚集大坑逐渐变成了水坑。由于该地处于京冀交界处,形成了监管盲区。“房涿一家人,这次咱们一起细化治理方案,把问题解决。”两地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均表示。
初步治理方案很快制定出来,两地既讲分工也有合作。房山区将在坑边建立每天可处理800吨污水的临时处理设施,将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就近的牤牛河,后续计划将大坑填平建设生态公园,为两地居民提供休闲场所;涿州市将严查水坑附近的石材加工厂等企业的环保资质,杜绝污水直排、扬尘污染等现象发生。
房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王开成介绍,房山和涿州已于去年建立了信息共享、数据共享的联防联控机制。“过去,遇到交界地带的污染难题,我们要上报北京市,由市政府发函给河北省政府,随后逐级下发到保定市、涿州市。”王开成说,联防联控机制成立后,两地可以直接沟通,效率提升了不少。
□本报记者 周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