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根治欠薪需用好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
严惩涉窨井盖犯罪 维护“脚底下安全”
为“小人物”“立传” 应该点赞
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凝聚更多创新力量
诈骗
搭建平台,让“共享员工”走得更远
“有声阅读” 需要创作进行呼应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搭建平台,让“共享员工”走得更远

 

近期,为推动供需平衡、缓解企业压力,一些地方纷纷出台措施、搭建平台,探索共享员工,为企业复工复产增添动力。加强信息对接、做好优质服务、完善用人制度成为保障共享员工的重点。(4月22日《人民日报》)

复工复产以后,企业员工陆续返回,但受疫情影响,企业恢复生产的进度不一,有些企业,因生产经营的产品消费需求减少,导致员工富余,但也有企业,市场需求并未受到疫情影响,和以往一样正处于旺季,尤其是一些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是抗击疫情的重要保障力量,企业扩大生产而急需大量员工,由于处于特殊时期,“招工难”成为企业复产最大障碍。这时候,这些企业之间实行“共享员工”,显然是合作双赢之举。

显然,“共享员工”的合作是企业应对疫情进行积极自救的一个创新之举。“共享员工”作为一种灵活用工模式,在非常时期,顺应形势,“抱团取暖”,共同应对用工资源的匹配难题,既稳定了就业,又盘活了闲置的人力资源,帮助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共享员工”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共渡难关、共克时艰的“抗疫精神”,值得倡导。

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共享员工”还需要大力推行。实际上,即使疫情过去,“共享员工”仍有很大的需求空间。由于企业之间总会有用工需求的变化和落差,通过“共享”的人力资源再分配,有利于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因此,这种灵活用工的模式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有关方面应发挥主导作用,因势利导,主动作为,比如搭建共享平台,调查摸底,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档案,及时牵线搭桥,推动“共享员工”走向常态化,并因此走得更远。□钱夙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