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加油、中国必胜、科学防治、万众一心……清晨,一缕阳光照射在甘家口街道水科院社区防疫值守岗位旁悬挂的小灯笼上,手工制作的精美小灯笼及灯身上醒目的防疫标语,引来社区居民的围观和称赞。靠近细看,灯身上贴着的防疫标语和十二生肖都是手工剪纸,这些小灯笼全部出自海淀区非遗传承人张双志、富玉玲夫妇之手。
张双志是北京“小灯张”第二代传承人,今年77岁,他的爱人富玉玲是民间剪纸工艺者。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家里总是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灯笼,他的技艺也是父亲手把手教的。当年他的父亲在东四牌楼一带制作和售卖灯笼,因为手艺精巧,人称“小灯张”。张双志没有像父亲一样以这份技艺为生,而是成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的高级技师。直到2000年前后,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退休的张双志希望将彩灯技艺传承下去,并推动“小灯张”在2007年成为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双志夫妻家住在甘家口街道水科院社区,近年来他们经常来到社区开办公益“非遗课堂”,向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展示彩灯技艺,传承京味文化。作为党龄超过40年的老党员,防疫攻坚战打响后,夫妻俩第一时间报名社区一线防疫志愿工作。从大年初七开始,每天在社区防疫值守岗位上测体温,检查人、车出入证……认真负责,绝不含糊。
夫妻俩在担任社区一线防疫志愿者之余,还探索把防疫志愿经历融入非遗艺术创作之中。“‘小灯张’的小宫灯通常以十二生肖为主题元素。此次我和老伴合作,我制作灯笼框架,老伴把十二生肖和防疫的标语剪出来,最后合二为一,防疫灯笼就制作出来了。”张双志说。因为这次制作灯笼数量多,社区特意把闲置的活动室打扫出来,作为临时“工作室”。戴上老花镜,设计剪纸图样,扎龙骨,糊灯笼面,拴挂绳……每个步骤有条不紊,夫妻俩配合默契。经过两天赶制,防疫灯笼一一制作出来。“我们想把这些灯笼送给社区工作人员,挂在社区防疫值守岗位上,感谢社区工作人员抗疫防控期间的辛勤付出,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号召大家不松劲,争取最后的胜利。”张双志说。
3月初,张双志夫妻将贴着防疫标语的定制灯笼赠送给水科院社区值守岗位的防疫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精巧小灯笼一挂上,社区值守岗位更加温馨。“收到张老夫妻为我们制作的小灯笼,心里暖洋洋的,这是居民对我们防疫工作的认可和支持。小灯笼挂在值守岗位上,进出的居民看见灯上的防疫提示,肯定也会觉得温暖和贴心。灯笼虽小,却凝聚着众志成城的信心。”水科院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谢萍说。
□本报记者 白莹 通讯员 孟显楠 薄君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