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战疫情
3上一版  下一版4
 
“必须让死神空手而归”
顺义出口首批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有社工们在,我们就踏实了”
丰台5家公墓祭扫群众同比减少93%
永顺镇疫情防控服务送进复工工地
平谷山乡开通“春耕服务热线”保生产
怀柔庙城镇防疫绿化“两手抓两不误”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0年3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必须让死神空手而归”
——记宣武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领队兼临时党支部书记李艳
 

“我热爱自己的职业,从中体会到了价值和自我认同。希望你们将来也能拥有自己热爱的职业,愿意为之付出和奉献……”这是前不久,宣武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领队兼临时党支部书记李艳回复给北京市第八中学怡海分校全体师生员工一封信中写道的。从1月27日率队出发奔赴武汉以来的60多个日日夜夜里,李艳见证了从寒冷料峭的病疫之冬到樱花怒放的希望之春“重启”之路。

出征:让死神空手而归

“我们一定竭尽全力救治病患,并把大家平安带回来。”带着全院上下的期望和重托,李艳和战友奔赴武汉防疫一线。1月28日,他们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熟悉病区工作及流程,随即投入战斗。

“快快……有病人需要抢救!”刚一进入隔离病区,李艳就听到了焦急的呼喊声,职业的本能让她讯速冲进了病房,跟在她身后的还有三位护士。此时的患者已经陷入昏迷,心率167次/分。储氧设备的流量已开到最大,但病人的血氧饱和度仍只有67%。

“立刻打开静脉通路!”李艳喊道。护士迅速在患者的脚上找到了这条救命的静脉血管。静脉通路打通了,急救药物开始输送到患者体内。“李医生,针鼓了!”正盼着患者的情况有所好转,一句“针鼓了”如同晴天霹雳。救命的药物送不到患者体内,抢救根本无从谈起。

三位护士在病床边围了个严严实实,就是搜遍患者浑身上下,也要再找到一条可用的静脉。这个画面让李艳看着揪心,护士们的寻找位置多集中在患者的上半身,如果患者的口鼻再次喷溅液体,感染的风险可想而知。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在患者右手腕的桡动脉附近找到了一条新的静脉通路。

李艳根据患者的病状判断,可能是体内分泌物导致的酸中毒。如果按照“教科书”上的操作方法,下一步需要给病人进行血气分析,但这一过程至少需要半小时,病人很可能撑不到那时了。这时李艳果断发出指令,在患者体内注入碳酸氢钠,缓解患者体内的酸中毒状态。很快,监护仪上各项指标开始向正常值移动,而患者的身体也开始有了反应。经过李艳和护士们半小时的抢救,让死神再一次空手而归。

过程:从揪心到高兴

李艳告诉记者,在ICU从医多年,目睹死亡是一件寻常事。但揪心的是,她无法像预测ICU患者那样预测新冠感染者的病情。“我们能做的就是埋头干活,努力救人。让更多的患者好转、出院,和家人团聚。”让李艳倍感宽慰的是,前几天,又有两名康复患者微笑着走出隔离病区。两位康复患者很激动,不停地说:“这里的医护人员是最棒的!”

李艳告诉记者,两位患者入院时都是重症患者,双肺有大面积的磨玻璃渗出影,血氧饱和度都低于正常值。经过治疗后,两人不仅两次核酸检测为阴性,CT影像也恢复得很好。

“对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从揪心到高兴的过程。”在李艳看来,两人出院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数字,背后还代表着家庭的希望。“我们所有医护人员都为他们的康复感到高兴。他们平安健康,家才是完整的。”

最想做的事:带儿子爬长城

“为了‘大家’的平安,只能暂时‘牺牲’自己的‘小家’。”李艳奔赴一线,照顾孩子的任务就交给了爱人。在一起多年,丈夫都习惯了她的工作性质。李艳在ICU守着危重的患者几天寸步不离时,家里都靠丈夫和婆婆默默操持。

一起共进晚餐是最好的治愈时刻,在餐桌上,她不会提及ICU里的焦虑和恐惧,更多听家人和儿子的故事。她已经想好了,打完这场战役后回北京最想做的事:带儿子去爬长城。告诉他,人生就像爬长城,咬住牙一步一登高,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本报记者 闫长禄 通讯员 孙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