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蓬勃的年味
千里回家路
器物的温度和生命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器物的温度和生命
——读何越峰《不器》
 

羌族歌手云朵有首《五匠歌》,歌中唱到木匠等匠人都喜欢喝酒,他们喝醉酒时还拿着工具睡觉,而匠人们所加工的器物则成了他们睡觉的枕头。对于在城市长大的年轻人来说,木匠等手艺人就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存在。至于匠人们手中的锛锄、篾刀等工具,更是不知其所以然。但对于我们这些农人后代来说,手艺人则是特别亲切的称呼。“天干饿不死手艺人”,如果不是因为考上大学后在城市里谋得一份差事,我想自己也会在父辈的安排下去学手艺,最终成为一个靠技术吃饭的手艺人。

对于这些手艺人和他们使用的工具,从小我就兴致盎然。我很想知道一块木料是如何变成桌椅板凳的,而一根竹竿则变成了箩筐等用具。事实上,每一个手艺人都有特定的工具,而且还不止一种。各行各业的手艺人能找到气韵相投的工具,功劳都要归结于铁匠。柴刀、斧头、锄头、镰刀……为了适应不同匠人的工作,工具都被铁匠做成了独特的形状。同一类型的工具在不同的工匠手里,就能发挥不同的作用。它们的形状、重量、性能以及给人的手感,都是和它们主人的性情紧密相连的,似乎这些工具就是为主人量身定做,不可替代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铁匠等手艺人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这些传统匠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生活美学实践者和造物师何越峰认为,器物都是有温度和生命的,学会了与器物相处,我们就会沉淀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用物之道。此外,在日常与器物相处的细节里,我们可以寻找到生活的诗意和艺术的真谛。近年来,何越峰尝试利用石、竹、木、土、漆等不同材质制作手工艺品。每做一件器物,他都用尽了全部精神和注意力,想要把自然的流动、变化以及它们的生命形态完整保留。

在普通人眼里只有使用价值的器物,在何越峰看来还有着极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何越峰最新出版的艺术随笔《不器》图文并茂,包括“万物相连,是造物的开始”等七卷和一百多幅大小不一的精美图片,主要是作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首卷从童年生活开始切入,讲述个人艺术理念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第二卷至第六卷分别围绕石、竹、木、土、漆,讲述了在用各种不同的材质制作手工艺品时的感受与创作灵感之来源;第七卷以时间为主题,讲述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收藏旧物的执着,以及从中体悟到的人生智慧。

本书中的文章篇幅都比较短小,但由于多为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因而特别有嚼头。譬如何越峰在《好的技艺需要身体和时间慢慢打磨》中谈到,想学好木工这门技艺,重要的是用身心去感受木匠制作现场的气氛,与匠人一同呼吸,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的。对于木匠文化的传承,何越峰认为其实不是太复杂,“它完全可以通过时间、物件、场景传承下去。木工的生活形态是从伐木声中诞生的,人与木头、工具共同生活,与木屑、刨花一起运转,自然吸收容纳了,就可以和自然对话。”从作者的文字里,我们能够一窥艺术之门径,在琐碎、无聊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份温暖的慰藉。

□彭忠富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