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戈壁中一团昂扬的绿焰
刘东:守望万家安宁 无惧赴汤蹈火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1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戈壁中一团昂扬的绿焰
——记北京援疆教师王颖
 

“和田生活真是苦,一天一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再来补。”这个不知在和田当地流传了多少年的顺口溜,在调侃中让人领略了和田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但真正走进这块等待知音的土地,却不难寻到“沙生百草尽是宝,荒漠披绿胜良田”的勃勃生机。和田,真是一块孕育奇迹的地方!

北京援疆教师王颖就是在这片神奇土地的召唤下,毅然千里支边,来到和田县实验中学当起了语文老师。在这片国语的“大漠戈壁”上,她像顽强的红柳树一样,无惧漫卷的风沙,在单调的枯黄中一遍遍播撒着绿色的希望。

援疆一次逐梦的选择

作为第九批第二期援疆教师,今年39岁的王颖至今仍记得2018年在维吾尔族班主任的介绍下,她第一次走进和田县实验中学初三五班的情景。全班47双大眼睛直直地盯着她,那里面有新奇、有局促,更有热辣辣地期待。这眼神,王颖并不陌生,2003年在北京通州区漷县中学,她也曾感受过。

出生于吉林的王颖,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2003年,在毕业双选会上,来到了当时刚合并完的通州区最大的中学——漷县中学。此时北京非典疫情刚结束不久,很多人心有疑虑,但王颖却毅然踏上南下北京的列车。

十多年来,在北京通州区漷县中学,王颖的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参与通州区试卷命题工作等。直到2018年5月,在学校看到征召教师赴新疆支边的通知,王颖的内心被触动了。从“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雄心壮志,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塞外奇景,新疆这片梦幻般的土地承载了无数人的想象与情思。她想亲自去感受这里让人魂牵梦萦的历史,更想做一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行者。

班机经停乌鲁木齐,前后八、九个小时,终于降落在了和田机场。这是一座军民两用机场,看着停机坪上民航和军机分列两侧,直觉告诉王颖,和田——这座遥远而又陌生的边疆地区,会是一个与之前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想到要想让自己的援疆工作有意义,“援什么”和“怎么援”的问题,时刻萦绕在她的心中。

要像红柳一样扎根

和田县实验中学位于和田市内。初次来到学校,王颖感觉条件还不错。分配给王颖的是初三五班的语文课程,这个班语文平均分只有33分,在年级里排倒数第二。更让她没想到的是,从第一次进班算起,学生们的良好表现只维持了不到三天就故态重发了:上课不爱听讲、交头接耳,甚至有学生带着馕上课,饿了随时吃……而此时,隔壁“美疆班”的学生早已轻松地完成听说读写的进度要求,正是这种强烈的对比,让王颖感受到环境的差异是如何拉开了教育的差距。“援什么”和“怎么援”的问题,再次让王颖眉头紧锁。

她想起了红柳树,不论是湿地盐碱滩,还是野漠荒原,它都能把根深扎进土壤。它的种子会像蒲公英一样借风飘落,落到潮湿的地方就能很快发芽,形成大片丛林。王颖感觉内心一下豁然开朗,根深才能在艰困中获得养分,因势利导才能早日绿柳成荫。

很快机会就来了,在学校召开的庆祝2019年元旦的晚会上,王颖不仅提前帮孩子们忙来忙去做准备,在联欢会上还和学生们一起跟着新疆流行音乐跳舞,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切蛋糕,玩得不亦乐乎。不经意间,王颖感觉自己和同学们的距离拉近了。王颖还和本地老师一样,参与了班级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她先后资助了祖丽胡玛、木艾热姆、奥斯曼江、努尔比亚四名贫困生。

就在她感觉越来越了解自己学生的时候,一件小事再次让王颖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工作。那段日子王颖莫名咳嗽,早晚尤其严重,她怕传染学生就戴着口罩坚持给同学们上课。没想到,当她把口罩摘下来时,一名学生走过来说:“老师终于把口罩摘了,你戴口罩,我以为你觉得我们臭!”王颖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她意识到,援疆工作离不开具体的人的生活,否则就是空谈。就像古时,长城修建到了新疆,便不再有连续、高大的城墙,而今天援疆人的工作,应该从点滴的努力做起,在这里连接起一座凝聚认同感的精神上的“万里长城”!

以心换心赢得信任

和田虽好,但毕竟是坐落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小城,一些孩子们的思维难免有局限。记得刚来时,王颖在课上讲起祖国在国际上的崛起,会有学生坚持认为祖国很穷,甚至问她:“老师,你吃没吃过羊肉串?”王颖感到要让孩子了解祖国、了解世界,进而才能真正相信老师讲的和课本上写的内容。

于是,王颖开始尝试结合小说单元鉴赏人物形象的要求,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红海行动》,学生们仿佛亲历了战场,在认识到战争残酷性的同时,又感受了中国军人为国为民所体现的牺牲精神,以及所有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份子的情感。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王颖给学生播放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引导学生在继承弘扬中实现观点分析、价值引领。班里学生要求看演讲,王颖就选择电视节目《我是演说家》里面关于《家国天下》的演讲视频,一边看演讲,王颖要求孩子们在黑板上速记,视频看完了,学生基本能够结合速记,层次分明地表述观点。有的学生就在黑板上写道:“祖国有了巨大的变化,我要好好学习……”看着孩子们的改变,王颖由衷地开心。当地老师告诉王颖,北京的老师来了以后,孩子们更愿意与老师沟通学习上的事了,这个班的语文也第一次有了及格生。

为了孩子们能尽快提高,王颖每周要带16节课和1节晚自习,上完晚自习回到宿舍已经晚上11点了。她还请人从北京邮来教辅资料,自己筹钱给孩子买教辅材料、买作文本。为了班级成绩的提高,王颖经常着急上火,再加上对当地气候的不适应,有时一咳嗽能咳一个月,甚至眼睛也会上火红肿得有些睁不开。父亲两次脑梗复发住院,家里一直瞒着她,等她偶然得知后,赶忙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却让她安心工作放假再回来……今年中考,王颖的五班及格率在年级名列前茅,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和田当地,没有不认识红柳的,这种最普通的植物,也是最刚强的植物,每一棵红柳树都给周围贡献了一小片生命的补给站,被誉为“治愈沙漠的先锋”。作为教育工作者,王颖和同伴们就像红柳一样,在沙地中执着地把根深深扎下,用来之不易的养分毫无保留地滋润着根部伴生的“沙漠金笋”肉苁蓉,像母亲守护着娇羞的孩子。她要在这片国语的荒漠中,继续把根扎牢,为那些“金笋”幼苗点亮希望的火种!

□本报记者 白莹 李睦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