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火眼金睛”护航 中药材质量60余载
用40年的时间 烤好一只鸭子
手中是绝活绝艺 肩上是历史传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火眼金睛”护航 中药材质量60余载

芦广荣
同仁堂中药材传统鉴别技术代表人物
 

“带徒弟首先要先带人,师带徒不仅是教技术,更是传品德。”被业内誉为“火眼金睛”的同仁堂药材鉴别大师芦广荣,已为中药材质量保驾护航60余年,至今共先后带过15位徒弟,她认为,“医有医德,药有药德”,工作中丝毫马虎不得。

芦广荣1958年进入同仁堂,1960年拜师后开始跟着师傅学习,刚工作时从简单的挑药开始,领导见芦广荣工作认真负责,就让她学习细贵药材的鉴别。“来了货师傅就给讲,自己就用心记着。”芦广荣回忆,去鹿场收鹿茸时,就向鹿场的工作人员请教,仔细询问这是长了多长时间的鹿茸。“30到35天会长成‘二杠’,60到65天会长成‘三叉’。后来与鹿场的工作人员经常联系,耳闻目睹,自己再多摸索,逐渐地,鹿茸是几茬茸,包括多长了两三天就都知道了。”

半个多世纪以来,芦广荣一直工作在细贵药材检验的第一线,被称为同仁堂名贵中药材的把关第一人。牛黄、麝香、鹿茸等细料因价值昂贵,历来掺假严重。经她检验,杜绝的伪劣药品价值每年达1000万元左右,有效防止了伪劣药品进入生产环节。而再逼真的假品也无法蒙混过关的鉴别技艺,是芦广荣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习得的。“虎骨和豹骨价钱差很多,师傅教的时候说过‘大虎、小豹不好分’。”当时芦广荣多次去和动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探讨,“下了班我回忆一下当天的工作有没有什么问题,然后继续研究学习。”

芦广荣把细贵药材鉴别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光明磊落的做人原则都教授给了徒弟们。芦广荣给徒弟们上的第一课就是讲“徳”,“我告诉徒弟们要认货不认人。我们谁不吃药?出了问题对不起老百姓。”芦广荣同样认为,教徒弟要有耐心,在向徒弟们讲解药材的特征与性状时,她会把自己摸索出的经验编成便于记忆的口诀进行传授。“比如根据人参的几大特征,我总结成‘圆芦圆膀枣核丁,皮细纹紧有兜纹,皮条须子有韧性,珍珠疙瘩塞铆钉。’这样去教,徒弟们学得更快、记得更清晰。”芦广荣还会提前一天告诉徒弟们下一课要讲的内容,让徒弟们先回去准备。

“每周考一次、每月一总结、验货随时考”,是芦广荣的讲课方法,来了药材需要鉴别时,就让学生们看看货怎么样,先依次说说看,说得不到家的,她再纠正,并让他们记得总结。如今,她的徒弟们都成为了同仁堂药材鉴别、生产领域的骨干力量,有的还成为了重要岗位的管理者。不少徒弟被评为市、区级非遗传承人。每每徒弟们来请教时,芦广荣都会对他们说:“我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们成就越高,更说明我教得好。”今年10月,北京市首批20名老字号工匠揭晓,做为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同仁堂中药材传统鉴别技术代表人物的芦广荣,成为同仁堂系统内获此荣誉的第一人。

□本报记者 唐诗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