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原来供应的正餐变为一小袋干果,过去的多种饮料任选换成一瓶矿泉水,连公务舱餐食也降档为三明治……近期飞机餐食变化引来不少吐槽。批评意见认为,航空公司在乘客没有选择权的情况下“缩水”餐食,有缺斤短两之嫌。这话有些道理,但也不尽然。
首先要说的是,坐飞机出行原本属于“高端消费”,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飞机出行已经逐渐普及和平民化,所以关乎更多普通消费者的利益。如果仍然停留在“奢侈”阶段,飞机餐与大多数老百姓无关,即使“缩水”也不会闹出这番动静。
由以上前提出发,换个角度看,同样是平民化的出行方式,乘坐火车(包括高铁)出行,甭管高档低档,行程多远,从来没有过免费餐食供应,也没见旅客有意见。但人们习惯了“坐飞机有饭吃”,这种本来用以招揽旅客的经营模式一旦“缩水”或取消,自然招致怨言。但为什么没有人批评铁路“不管饭”呢?
对于飞机餐食“缩水”,航空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出于安全考虑和降低成本。前者指飞机着陆前需要足够的时间完成餐食发放与回收,否则可能造成机上人员受伤;后者缘于人们餐饮选择多元化,飞机餐众口难调,与其浪费,莫如止损。从道理讲,这两条都无可厚非。航空公司“理亏”在于没有在票价上显示因餐食“缩水”而降低,也没有给旅客提供选择差异化餐食的条件。
其实,国外许多航空公司不提供机上餐食已经司空见惯,即使是长途飞行。旅客有需要,可以在航班提供的菜单中选择,另掏腰包。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航空公司降低成本,而且能够尽可能满足不同旅客的需要,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飞机餐食“缩水”,只要算清账,有选择,没啥不好。 □一刀(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