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古人如何度冬
师傅·岳父
一代大师的国学境界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师傅·岳父

 

我的师傅张明诚,也是我的岳父大人。他今年已是76岁高龄了,身体依然健朗,待人热情,平时乐于助人,人缘儿极好。

当年师傅搭建“鹊桥”,我和他的二女儿张晓兰喜结连理,恩恩爱爱大半辈子。我现在也退休了,老岳父依然亲切地喊我“徒弟”。每次我和老伴去看望老岳父,家庭聚会尽兴时,老岳父笑呵呵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徒弟,我当年算是看对人了,挑了一个好女婿,晓兰跟着你,享福了!”老伴晓兰的脸上总会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老岳父的一番话让我的思绪又回溯到了当年那一段甜蜜而温馨的岁月和记忆。上个世纪的1983年,来自农村、高考落榜后19岁的我,被招进柴油机厂当了一名车工。我清清楚楚地记得第一天上班,车间主任把我领到了一位身材微胖的中年人面前,用手一指说:“这是张明诚师傅,以后他带你,你就跟着他好好学技术”。我当时十分拘谨,手都不知道放哪儿好,竟忘了喊师傅。师傅张明诚穿着一身满身油污的工作服,正在低头专心致志车机器零件。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大声大气地说:“傻小子,站着干嘛,过来干活呀”。开始初学那阵儿,师傅只叫我打下手,递递工具,拿一些东西,平时也干一些清洁、整理车床和打饭的事儿。随着时间长了,我和师傅渐渐熟悉起来。大概一年后,师傅开始手把手地教我车零件的技术要领。来到工厂的第三年,我已经能够独立上机车零件,并且车零件的技艺得到了车间主任和工友的一致认可。师傅逢人便说:“我的这个徒弟别看是个闷葫芦,三棍子闷不出一个响屁,但脑袋瓜子灵,学啥学得快,又肯钻研,不愧是我教出来的徒弟!”工友把师傅的原话传给我,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虽然进了工厂当工人,我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想。业余时间,我经常跑到图书馆借书看,晚上伏在书桌前写作。那时候我写作的热情极高,写厂里的新闻和好人好事,也写诗歌和散文,时不时有豆腐块文章发表在厂报和当地的报纸上。有一次工间休息,师傅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小子,看不出来,经常发表东西,是一块写作的料!”眼神里透着赞许,我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每逢节假日,中午或是下午下班,师傅都会拽着我,豪爽地说:“你是单身汉,走,到我家吃饭去”,口气不容推辞。每次去师傅家,我都感到局促不安,因为有他的二女儿晓兰在。晓兰是市里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容貌秀丽,职业又好,追求她的青年小伙儿可以说有一个加强排,对我这个土里土气的小伙儿根本不屑一顾。

有一次吃完晚饭,师傅向师母递一个眼色,努一下嘴,两人就出门散步去了,特意给我们两人创造交流的机会和空间。聊天听说我喜欢写诗歌和散文,晓兰开始不相信,像看一个外星球的怪物一样上下打量着我。第二次来师傅家我就把自己的文学作品剪贴本带来拿给晓兰看,晓兰看我的眼神就不一样了,有了更多的内容。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和晓兰是越聊越投机,到了无话不说的地步,我们畅谈理想和人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和晓兰越走越近,关系迅速升温,师傅和师母看在眼里,高兴地眉开眼笑。一年后的春节前夕,我和晓兰结婚了。现在我们的一儿一女也已参加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

回首那段岁月,我从心底里深深地感激和感恩我的师傅、岳父,是他教给了我一技傍身,更让我遇到了我一生心爱的人,拥有了幸福而甜蜜的人生!

□许登彦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