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努力为乘客提供优质的运营服务,多次将拾到的财物归还乘客,多次收到感谢信,由于表现出色,多次被公司评为“企业服务明星”、“先进驾驶员”;他和队友们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参加“爱心送考”活动;他收入不高却坚持每年组织爱心助学活动并资助贫困学子;他连续十四年坚持为敬老院的老人提供服务;他就是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万泉寺出租汽车公司的哥——张殿海。
贴心运营多次收到感谢信
1992年,张殿海从技校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凯特汽车改装厂、八方达巴士公司工作。2001年,28岁的张殿海怀着对出租行业的神秘感和对汽车的喜爱成为一名的哥。为了更好地为中外乘客提供优质服务,他参加了公司“双语车队”,并利用一切时间自学英语。2008年奥运会期间,他有幸参加了媒体村的交通运力保障,并出色地完成了保障服务。18年来,他立足岗位,学习知识,苦练技能,在运营之余自修了大专全部课程和本科全部课程,并顺利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书和本科毕业证书。
“感谢公司、公司领导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司机,为群众解了难,为首都增了光。”当乘客杨杰的感谢信送到北京万泉寺出租汽车公司的时候,众人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当时杨杰乘坐张殿海的车准备去买电脑,当他在苏宁电器看好一款电脑准备付钱时发现裤兜内的钱包不见了,急得满头大汗,钱包里不仅有6000多人民币,还有好几张银行卡,正当他着急之时,他的手机响了,是张殿海打来的,并开车把钱包送到了他的手中。
像这样的事情在张殿海运营的18年里,数不胜数,他雨中送老年乘客而受伤不计得失、拾到乘客财物婉拒酬金、免收70岁以上的老人车费、把醉酒乘客送到家里、免费接送志愿者……只要是能为乘客做的,他都竭尽所能。
张殿海不仅在运营工作中虚心学习,真心对待乘客。作为车队长助理,每逢例会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公司,到停车场张罗车辆摆放、帮助同事们刷卡、到会议室和新司机交流经验等。对于公司的运营安排,他从来不计得失,愉快接受任务。
风雨无阻连续送考十三年
“您知道吗?我们已经连续送考十三年了,这么多年来,我们送考的很多学生考上了不错的大学,还有的工作后成为了骨干员工,我们内心也特别欣慰。”张殿海笑着对记者说。
从2007年起,张殿海和其所在的万泉寺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每年都参加义务送考服务,多年来,他们分别为北京十二中、北京五十中、石油附中、北京十八中的考点接送考生。张殿海话不多,人特别细致,每次他都会特意准备矿泉水、笔、橡皮擦等用品,碰上考生忘带考试用品的,他就能给补上。
“家长和考生上车后,一般精神都比较紧张,偶尔我就会说些轻松和鼓励的话,对于腿脚不方便的考生,我们就会专门到家门口去接,让我欣慰的是,每次出成绩后,家长都会给我们打个电话,报报喜讯,表示表示感谢。”张殿海笑着说。
持续十余年献爱心捐资助学
2008年,在听北京交通台广播时,张殿海得知密云石城镇有几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心里很不是滋味,就联合出租公司的郭新立、李永利、陈建国等人成立了阳光的士助学车队,为期两年,通过北京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每人每年捐500元钱,资助一名贫困小学生,用自己不多的运营收入捐资助学,为家庭困难的贫困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资助期间,张殿海和车队的另外几名的哥,多次到学校看望被资助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为他们及时送去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六一儿童节,的哥们还将孩子们接到市里,并带到少年宫、天坛公园等地游玩。
“去看孩子们,我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孩子们虽然家庭贫困,但是人都很懂事,学习也很努力,也许我们给孩子们带去的不仅是礼物,带给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和鼓励。”
2010年和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殿海通过同事接触到了大兴区旧宫镇中心小学,于是和阳光的士助学车队的的哥们商议后,连续两年为大兴区旧宫镇中心小学送去了共6000元的特殊“奖学金”,用于奖励该校品学兼优的12名家庭困难的学生。
“其实我们的运营收入也不算高,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也需要养家糊口,但是我还是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献出一份爱心,给家庭困难的学生送去一份爱,送去一份鼓励。”张殿海说。
有两年暑假,张殿海和其他队友放下运营,每次都是连续五天,平均每天跑一百多公里,义务接送并陪伴应公司的邀请来北京“圆梦”的四川地震灾区的优秀贫困学生。在两个暑假的十天时间里,张殿海和其他几名的哥,早出晚归,带孩子们游天安门、长城、鸟巢、水立方,参观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吃全聚德的烤鸭、东南顺的涮羊肉……期间,张师傅和其他几位的哥商量,将来京“圆梦”孩子们带回了各自家中,让孩子们体验了一把北京普通市民生活。孩子们临走前,张师傅和几位队友自掏腰包,为每个孩子买了新书包、文具盒和新衣服。现在,的哥们依然与四川地震受助学生保持书信往来,并随时打算为这些孩子以及更多的贫困学生提供资助。
义务助老已经坚持了十四年
在助学的同时,张师傅还热心助老,作为公司助老车队的队员,从2006年开始,张师傅就和助老车队的的哥们一起,每月坚持为福利院的老人服务,卢沟桥社会福利中心、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石景山寿山福海国际养老中心、康梦圆国际养老公寓、门头沟光荣院等多所福利院,都留下了他们服务的足迹。
马奶奶今年80多岁,是一个爱美的老太太,每到月末的周末,她就会到福利院门口,翘首期盼,等着张殿海和其他的哥的到来,他们来了后,给老人理发、剪指甲、唱歌,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每每这些时候,都是老人们最开心的时刻。还有60多岁的张大爷,也常常在月末在福利院的门口等着张殿海他们的到来。
“福利院的老人们都很孤独,子女们因为工作忙碌,常常不能经常去看他们,为了让老人开心,我们过节给他们包包饺子,这些时刻,老人都快乐的跟孩子一样,有时候陪他们聊聊天,解解闷,接送老人们外出赏花,看展览,到超市购物……助老我们已经坚持了十四年,到月末不去看望老人都浑身不得劲儿。”张殿海憨厚地笑了笑说。
曾经拥有诸多光环的张师傅现在依然踏踏实实每天在运营一线为乘客服务,高高兴兴为社会奉献,走到哪里,张师傅就把火热的心带到哪里,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散发着不平凡的光辉。
□本报记者 余翠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