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民政部联合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其中明确将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毕业”调整为“无学历要求”,成为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焦点,一时议论纷纷。有人称其为“务实之举”“理性选择”;有人忧虑因此降低服务质量。窃以为,二者都有偏颇,值得讨论。而讨论的前提,就是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现状和面临的主要矛盾。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现有2.49亿老年人和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对他们的照护需求有增无减,日渐庞大;而我国现有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30万,严重供不应求。因此,将养老护理入职门槛降为“不问学历”,与其说是务实之举,毋宁说是权宜之计,目的是吸纳更多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缓解人才短缺困境。若由此扯到“理性”上去,很难令人苟同。因为,从发展远景看,对于养老护理从业者的要求只能越来越高,否则,国家何必要求在高等教育中开设家政服务专业,培养高级技能人才?
由于降低了入职门槛,同时又缩短了技能晋级时间,即使只是权宜之计,人们担忧因此可能带来养老护理服务质量的下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并且也是给政府主管机关提了个醒——切勿因此放松了对从业者的严格管理和技能要求。事实上,新版标准在降低入职门槛的同时,还规定了新增养老护理员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应具备的技能要求;在基础知识中新增消防安全内容;将“失智照护”分别纳入各等级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等等。应该说,这些都充分考虑到了养老护理的现实需求。
总之,养老护理新版标准从实际出发做出修改,适应了当前所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今后势必还要修改,而且只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同样是现实需要。
□一刀(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