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和郭明义 在一起的两天
流淌的乡愁
■征稿启事
快门声中时光流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9年10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门声中时光流

 

那是高一暑假的一个早晨,两个同学兴冲冲地跑到我家,“李仲,一块去公园照相吧。”一个同学脖子上挂着相机,面色得意地对我说。那时候照相机会少,遇到这样的好事,我早饭都没顾上吃,就和他们一起去了公园。问过同学才知道,他哥哥在厂子里搞宣传,爱好摄影,这台相机就是从他哥那里借出来的。记得那是台海鸥120照相机,装一个胶卷只能拍12张,捧着这台照相机,我才知道为什么一台相机上会有两个镜头。

待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彩照兴起,我已经进入军校读书。一次出海实习,我们班的战友一块凑钱买了几个彩色胶卷,我又找这个同学央求他哥借了台135照相机,上海产的海鸥DF-1。带着这台相机,我们开始了万里海疆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瞬间。实习舰靠秦皇岛码头,我们从山海关逛到北戴河,一路拍照却在匆匆忙忙间把镜头盖遗失了,而当地好多家照相馆都没有配件,搞得我十分沮丧。班长宽慰我道:“实习舰还要靠上海虬江码头,到时候去南京路肯定能买到。”“对,海鸥相机就是上海产的,肯定能买到。”其他人也都纷纷附和。等到在上海上岸,我和战友直奔南京路,还真买到了镜头盖,只是价格要16块钱,而我当时的津贴才每个月9块钱。不过,相机终于能够完璧归赵,让我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也就是这段经历,让我深深记住了海鸥DF-1。毕业工作后,我就筹划着买上一台。但当时这也是名牌货,在市面上很难买到,于是又托同学他哥找照相馆的熟人,几经周折,终于花了近400块钱把一台海鸥DF-1抱回了家。拿着这台相机,战友婚礼我拍下了新人幸福的牵手,儿子出生我定格了他懵懂的憨态,老人生日我记录了他们慈祥的笑脸。下部队,我更是随身携带,拍摄了不少教学装备照片,用于制作投影片,进行电化教学。有一次,在码头上我发现一排海鸥整齐地站立在缆绳上,就赶紧拿起相机,用“海鸥”拍海鸥,定格了一幅有趣的场景。拍出的照片,还在学院的摄影展览上获得了二等奖。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随着数码时代来临,这台海鸥DF-1成为了我收藏的老物件。不过,我的新装备仍是海鸥牌,一台数码相机,既能拍照片又能录视频,还配备了一个较好的变焦头。一天早晨我听到窗外喜鹊叫个不停,到窗边一看,原来是一只红隼捕猎了一只小鸟,而一群喜鹊在周围聒噪想要分一杯羹。我赶紧拿出这台新相机拍了几张照片又录了一段视频,随后配上一段文字投到报社,隔天就刊登了。

如今,海鸥数码相机也已很久不用,智能手机成为了随手拍的利器,不过我仍会经常想起那些“海鸥”定格的快乐时光。前一阵战友相聚,我分享了这些藏在记忆深处的往事,大家不由得感叹,这不仅是我个人经历的印记,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印记。

□李仲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