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被“监督”的名字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期待您的来稿
■征稿启事
三代人的生育观
折得一枝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9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折得一枝花
——读沈书枝《八九十枝花》
 

忙里偷闲,读完了沈书枝的《八九十枝花》。其实这不是她的新作,而是她第一本书的再版。崭新的装帧设计,为书枝的文字锦上添花。深沉素黑的封面上,点缀着缠连的淡粉色花叶。扉页上有书枝的签名,还有她随手作的小画,且本本不同。有落下的雨滴,有开放的牵牛,还有慢慢荡开的涟漪。除却设计的别具匠心,这其实也都是沈书枝故乡皖南的风物。

《八九十枝花》正是一本怀乡之书。在浓浓的乡愁中抒写风物,在细腻的风物抒写中弥漫乡愁。读完此书,我看到了一幅皖南的风俗画,也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沈书枝。

在《八九十枝花》中,我读到了一个淳朴淡雅乡情浓郁的沈书枝。

《春鸟》一篇,她这样写道:“燕子的叫声琐碎缠绵,两个不歇地叫,一叫好长,起始很急,末了收梢时很温柔地拖长一笔。我喜欢它飞得好看,年年紫云英繁花绵延的时候,碧草红花上黑俊的影子。去上小学,白纸上印着黑字,‘春天来了,燕子飞回来了’,很快乐地读着,里面有如逢故人的欢喜……”这如春水流淌般的文字啊,都是书枝淳朴浓郁的思乡情怀。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可是就在燕子一年年啁啾缠绵的啼叫里,沈书枝与故乡渐行渐远,因为求学,因为工作。但是,“年年春天那样的鸟鸣,林花绿水,杨柳春风,记忆里的喜乐与哀愁我都记得清楚,也一般珍重的。”有道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故乡给予书枝的,不仅是淡雅素朴,还有她展翅高飞以后,这一篇篇饱蘸深情的文字。这些文字,是书枝写给故乡的,也是故乡对于书枝的深厚赐予。

在《八九十枝花》中,我读到了一个深染了烟火气息的沈书枝。

在《夏天的晚饭》一篇中,书枝怀念故乡的园蔬。她说:“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及至初夏,正是一年中头一个园蔬丰成的时节……莴笋上市时,春天还在枝梢流连未去,绿荫初成,天气犹清。我们砍了莴笋回来,去叶削皮,切成细丝或薄片清炒,颜色青鲜如玉。”书枝对于家乡的吃食,其做法和程序全都能一丝不苟、清清楚楚地展开描述,那些相当到位的用词,直读得你口舌生津、垂涎三尺。

晚饭过后,小孩子“跑来跑去捉场基上低飞吃虫的蜻蜓,仰头看屋檐下黑漆漆飞过的蝙蝠……系牛的空地旁,晒干的红蓼混着碎土,默默燃着一堆烟驱蚊子……整个村庄都在静寂中,偶尔遥遥传来村犬的吠声……”这幅唯美自然的乡村图画里,沈书枝插了满头山花,站在故乡的炊烟袅袅、余晖脉脉里,频频回首,深情凝望。

在《八九十枝花》中,我读到了一个心地纯良、悲天悯人的沈书枝。

是的,在沈书枝的笔下,故乡很美。但她并不只耽于描摹故乡的美,她还在顾念着农事的繁忙,忧心着故乡的风调雨顺。她说:“五月里我回家,虽只待了一天半,也感受到缺雨的村庄里那一种焦灼的气氛。那一晚恰好落了几寸雨,第二天所见的田间山色,便与前一日截然不同。如今又过去大半个月,雨不曾再落,恐怕村里已经又干旱了吧。” 已经在大城市定居无需再事稼穑的书枝,仍旧将其身心和灵魂,深深地根植于泥土。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宋人的诗,题曰《山村咏怀》。简单的罗列里,却是繁复的景色。书枝说,“这本书里所写的,也大多是做小孩子时繁华的喜悦,好比一天的星,一春的花”。这,也是书名《八九十枝花》的由来,这,也是属于沈书枝的山村咏怀。已经离开皖南定居北京的书枝,却依旧在城市的辉煌灯火中,书写着故园风物,书写着梦中的皖南,书写着自己心中,那个一任天真的孩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沈书枝,这位皖南的女儿,她用一篇篇深情澄澈的文字,对心爱的故园和乡人,做出了温柔而又响亮的回应!

□李风玲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