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长了『脚』的玉米
陶渊明的诗意田园
■征稿启事
麦子的幸福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9年9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麦子的幸福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家里生活特别清苦,一日三餐除了苞米碴子,就是大饼子小米干饭,偶尔吃顿馒头,就像过年一般高兴,不把肚皮撑得滚圆,都不肯下桌。虽然家里每年也会种10多亩地麦子,但除了上交公粮,支援国家建设外,所剩无几。能吃一顿面食,成了儿时的奢望,也成为童年难忘的记忆。

饭碗里的变迁,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发展的缩影。

北方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待冰雪消融时,辛勤的农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那时播种小麦都是自留种,精心挑选过的麦种,颗颗体态丰满,预示着秋季的收获和饭碗里的香甜。

播完麦子后,家里剩余的小麦已经不多,父亲套着马车拉到几里外的加工厂去磨面,这是半年的细粮。

谷雨前后,麦子在春雨的滋润下,开始在黑土地上伸展腰姿。一条条墨绿色的麦地,不规则地分布在小村的四周,似翡翠质感的腰带,缠绕着黑土与故乡的诉求。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辛勤聪慧的母亲总能在白面不多的情况下,尽量让我们一家吃得相对较好。每年磨完面后,母亲都精打细算,按照剩余白面的数量,按计划来分配吃面食的时间,最爱母亲烙的油饼,软糯香甜,心齿留香。

儿时最盼望的,就是家里来客人的时刻,意味着可以借光吃顿好吃的。一般情况下,母亲都会打发我去几里外的供销社买瓶散白酒,再称上半斤花生米回来。溺爱我的母亲,每次都会给我多拿一毛钱,那时的一毛钱,可以买一兜糖块,每次有这差事,我都兴高采烈地前往。

等待客人吃饭的过程是最煎熬的,生怕客人把好饭菜吃光,所以整个过程一直处于关注状态。一般情况下,来客知道孩子们还没有吃饭,都会主动多留一些好菜给孩子。但也有例外,记得有一次堂舅来家里走亲戚,可能是家里平时也很困难的原因,一个多小时后,桌上的菜基本被一扫而光,妹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最后一块炒鸡蛋被吃掉的时候,妹妹居然委屈得大哭起来,场面极度尴尬,多年以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我都会调侃一番妹妹,艰苦岁月的点滴往事,如今都成为我们快乐的回忆,一丝一缕,缠绕在内心深处,时常在记忆中馨香。

麦子快要熟了的时节,是最快乐的时光。三五成群的小伙伴,提着秸秆做的蝈蝈笼子,在清新四溢的麦田里忘情奔跑,各类蝈蝈的鸣叫声,就是大地的交响曲,时而低缓,时而高亢,鸣奏着丰收前的喜悦。

转眼间新中国已经成立70年了,中国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农民不但不用交国储粮了,还免去了承包费,每年还根据实际种植面积,给予一定的粮食补贴,用农户的话说,这真是开天辟地的喜事,农民真实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爱。这几年开展的精准扶贫工程,更是让村里彻底消除了贫困户,农民真正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这些年来,无论工作有多忙,我都会在每年的夏天抽出时间回乡下住上几天,每次回家,母亲都会特意为我多做几顿面食。老妈总说以前日子困难,连吃顿面食都要精打细算,苦了自己的孩子。现在生活好了,天天吃得像过年一样,就盼着我们多回家几趟,把以前没有吃到的东西,都给我们补偿回来。每次吃到母亲做的面食,感觉这才是世间最美的味道,是任何美食都无法比拟的,因为它蕴含着浓浓的母爱和无限的土地深情。

关于麦子的故事,一直珍藏在我的心里,它记录着新中国的辉煌发展,也记下了农村生活的变迁,沉淀岁月更迭的喜悦,浓郁我的爱国情怀。

我的梦中常伴麦香,那是黑土地给予的无限恩情,那是源于祖国富强的芬芳。

□曲树丰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