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会主席帮职工维权有了专业“智囊团”
密云1.2万防汛干部到岗到位
中铁建工妥善应对自然灾害
27中:多种途径传承革命校史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9年8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7中:多种途径传承革命校史

 

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的前身是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创办的孔德学校,诞生于风云际会的新文化运动中。在近现代史上,该校师生积极参加爱国革命运动,在历史的洪流中孕育出孔德人独特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传承至今。

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载:1919年初,毛泽东要和法国学生一同前往上海,但他只有到天津的车票,不知道到后怎样才能再向前走。他的一位同学从北京孔德学校弄到了一些钱,借了十元给毛泽东,使毛泽东能够买一张到浦口的车票。

孔德学校建校伊始就在因缘巧合中与毛主席结缘,这是学校红色校史中的一个细节。从1919年资助毛泽东奔赴上海领导革命,到1922年李大钊到学校演讲先进思想;从1925年“五卅事件”孔德师生参加天安门反帝示威游行,到1926年为纪念“三一八惨案”牺牲的烈士立碑纪念;从1937年抗战爆发保护爱国抗日人士,到抗战期间全校师生抵制奴化教育,没有让日本人进入孔德大门;从1948年师生参加护城护校运动,宣传进步思想,到北平解放后学校为党输送了不少干部……种种举措无不体现出孔德人的爱国底蕴。

据二十七中党总支书记袁利军介绍,在大革命低潮的白色恐怖中,孔德教职工冒着风险,保护李大钊烈士的子女,并悉心保管他的遗稿遗物长达22年,直到解放后交给党和政府,体现出孔德人的铁肩担当。

解放前,学校同时存在着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两个地下党组织,他们互不知情,但又默契协作,在宣传我党政策、发展党团组织、迎接北平解放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并为抗日根据地和华北解放区输送人才。

到了北平解放前夕,孔德中学部的地下党员增至10人,“民联”从初二到高三年级已有成员26人。

在孔德高中各班自治会的基础上,地下党支部建立“护校委员会”,后改为“迎接北平解放委员会”。党支部发动党员、民联成员和一些积极分子趁夜到街巷散发《平津前线司令部布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告北平市民书》,并收集市民的反应,向上级党组织汇报。

70年过去,尽管校名和建筑风貌已有变化,但这所老校仍旧保持着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怀。学生进校之初,校方就开展校史教育讲座,并在实验楼里建起校史走廊,重点讲解孔德时期的学校历史,尤其是其中的红色印记;

同时,校方开设了《微微一校很倾城》校本课程,结合学校与北大的历史渊源以及地域优势开讲。高中部学生还组织到北大红楼现场学习,了解新文化运动发展史和北大革命史。

在每年举办的艺术节上,学校都要在初中年级开展讲校友故事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校史,了解英雄模范校友的事迹,并能向同学们讲述。

袁利军告诉记者,27中现有三个先进集体,分别是教育部命名的张炳贵班、北京市命名的邱少云中队和东城团工委命名的钱学森团支部,这些先进集体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在今年的五四表彰活动中,学校再次对这三个集体进行命名,把英雄模范的旗帜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任洁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