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守望
有一种乡愁叫呼兰河
■征稿启事
开门七件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一种乡愁叫呼兰河

 

有人说湘西属于沈从文,西藏属于阿来,新疆属于周涛,而呼兰河是属于萧红的。

之前,对于《呼兰河传》,我是只知其名,未读其书。对于萧红的认识,仅限于知道她是民国有名的女作家,也曾一目十行地看过一些描写她情史的文字。说真的,受此影响,我或多或少不喜欢萧红,心想萧红或者就是民国时代的“网红”吧,一个作家的绯闻被如此地广为流传,使我对她的作品的可读性有了怀疑。

然而,还是与呼兰河撞了个满怀。暑假的清晨,我习惯一边打扫庭院,一边听书。所听的播放列表,只听到——“下面为你播放的是“萧红的长篇历史小说”——《呼兰河传》”。

“ 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我笑出了声,便一路跟着听了下去。

作品中栩栩如生的小人物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吸引了我,让我生出感动,生出同情,也生出沉重。

没想到,我有意无意绕开的书居然以这种方式与我邂逅。萧红这种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和诗意淡然的文字风格让我很是喜欢,我迫不及待去书店把《呼兰河传》买下来,一行一行地看,一页一页地翻,一点一点地细细回味。因为这部作品,我对萧红的先入为主的偏见变成了喜爱。这个情路坎坷的柔弱女子,写下了这些气韵生动、丰沛盎然的文字。这些文字透明澄澈,以一个小女孩的口吻咿咿呀呀地讲述了她的故乡,她的童年。

整部作品似乎就是以一个孩子单纯天真的视角,描绘了一个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世态人情以及自己的童年生活。但在孩子的视角背后,也藏着一个成人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对“孤寂与苦闷”的情怀的反思。于是,在没心没肺地笑过之后,我的心情一点一点沉重起来。

《呼兰河传》的最后写道:“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此书于1940年12月20日在香港完稿。一年之后,颠沛流离的萧红就因病离开了人世。

茅盾早年在《〈呼兰河传〉序》中指出:“该作品是寂寞的萧红的寂寞之作。”萧红的寂寞是因为什么?纵观整部《呼兰河传》,其实贯穿始终的就是两个字——“乡愁”。如果说萧红的寂寞是果,那么乡愁就是因。

当年萧红为了反抗父亲安排的婚姻从家里逃了出来,一路从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东京-香港不停地走,离家越来越远,从此踏上永不回归的漂泊之路。但家和故乡对于萧红来说何曾是说不要就能不要的东西,它是漂泊者心中永久的痛和永远的牵挂。所以在萧红的灵魂深处,蕴涵着浓郁的乡愁。这乡愁弥漫在她的字里行间,变成流动的风情。

因有乡愁的湮染,萧红笔下那些稀松平常的人与物,一个个都被赋予了生命,活了起来。三月的柳絮、六月的倭瓜、夏天的火烧云、寒冬的飞雪,冻裂的大地,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祖父的后园、后园里的大蜻蜓、樱桃树、偷偷插在祖父帽子上的玫瑰花,还有冯歪嘴子、有二伯、小团圆媳妇、王寡妇……均在萧红笔下活灵活现地出场了。

我没有远离故土的经历,却在萧红的《呼兰河传》里,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什么是乡愁。无论呼兰河是荒凉的、无知的、愚昧的、麻木的还是消极的,在萧红的眼里,都是美的,我仿佛看到了,高楼林立、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香港,一个孤寂的身影伏案疾书,在文字里“还乡”……

于是知道——有一种乡愁,叫呼兰河。

□丘艳荣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