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岗位可以无底薪,用工不能无底线
全民健身不妨从抓好工间操开始
根治“影子消防工程师” 须斩利益链
立法监管电子烟 是势在必行之举
网络诈捐
“送清凉”彰显善意和情怀
莫让游乐设施 沦为伤童利器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7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送清凉”彰显善意和情怀

 

酷酷的墨镜、时髦的背包、凉爽的坐垫……昨天,公交公司电车五队工会,为一线运营职工准备的凉爽包、应急小药包等防暑降温物品送到职工手中。让坚守在营运线上的职工,在高温的天气里感受到工会送来的“凉爽”。(7月23日 《劳动午报》)

高温送清凉,关爱暖人心,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感谢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辛勤劳作,更体现了我们这座大爱城市的善意和情怀。“坚守高温”是一种奉献精神,我们固然需要赞美这个劳动者群体,但更应该给予“高温关怀”。令人欣喜的是,这几年无论是设立“劳动者驿站”,还是开辟公共纳凉点,各级各部门积极营造“制度清凉”,这些好做法必须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并固化为一种制度。

面对高温中坚守岗位的群体,既要把“清凉”送到职工的心田,更应保障包括高温津贴、工作时间、防暑降温在内的“高温权益”。一方面,要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督查、工会组织审查、行业自律严查等途径,使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等法律规定成为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种常态。譬如,可健全工商、银行、税务等部门联动机制,将不落实高温津贴的单位列入“黑名单”,在贷款、税收等方面予以体现;另一方面,广大职工也不能做“沉默的羔羊”,要学法知法懂法,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据理力争、依法维权,绝不能让“高温权利”成为“空头支票”。□徐剑锋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