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会联手社会组织服务职工是发展的客观需要
公租房“刷脸”确保资源公平使用
培训“第一急救员” 多多益善
“先救人还是报警” 不该成为问题
潜伏
因地制宜盘活24小时自助图书馆
网吧容留未成年人 亟待监管从严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训“第一急救员” 多多益善

 

日前,北京顺义区胜利街道总工会特邀红十字会急救医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救在你身边”的急救知识培训,30余名职工到场参加。老师通过PPT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判断晕厥、心脏骤停?”“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心肺复苏”“心肺复苏过程中,如何调整体位、打开气道、判断呼吸、人工呼吸”等一系列急救常识和方法。(7月17日《劳动午报》)

近年来,我国猝死人数、意外伤害死亡人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由于急救知识普及率低,发生意外时容易失去黄金抢救时机。就此而言,北京胜利街道总工会邀专家给职工群众讲急救知识,值得推崇。

毋庸置疑,家人、朋友、同事一旦突遇疾病,能否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进行必要的急救辅助,至关重要。进一步看,公共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对于猝死、溺水、噎住、车祸,以及其他各类灾害等意外事故,在专业急救力量到达前,社会急救和公众自救、互救等及时有效的救援,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然而,我国公众的急救意识缺乏,急救技能严重不足,建立健全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尽快提高全民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已刻不容缓。

当然,普及急救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增强民众的应急救护意识。因为,现场急救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观念问题。在发达国家,接受过基本急救技术培训的民众被称为“第一急救员”。因为不管任何意外发生,第一个到达现场的不一定是医护人员,可能是市民,可能是消防队员,也可能是警察。危急时刻单纯等待医疗救护人员到场施救,很可能会使伤病人员失去救治的希望。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民众应急救护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鹰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