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的父亲不一样
故乡的幸福路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期待您的来稿
走到哪 吃的都是中国菜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9年7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到哪 吃的都是中国菜
——读《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
 

这是一个地道中国移民家庭及其饮食生活的故事。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我父母的私房菜》分作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张有敏的家族回忆录,主要讲述父母在法国开中餐馆的由来,第二部分是作者精选的四十种私房菜谱加四十幅手绘插图,品类涵盖肉类、家禽、海鲜、蔬菜、面食、甜点等。

全书文字简洁,无赘述,风格清新。张有敏的文笔朴素无华,因为她不是职业作家,也不是美食家,她想“通过这本书向我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表达敬意,留住这段珍贵的家庭回忆”。

张有敏自陈是两个厨师家庭的后代,因为家乡太穷,且逢上灾年,祖父只得偷渡香港,谋得一席之地,然后妻儿随之赴港。与大部分背井离乡的人差不多,只不过这里还有段往事,祖母只能带上一个孩子,手心手背,挑选割舍,三儿即有敏的父亲幸运地跟了去,其他孩子却被留在了家乡。

上世纪60年代,父亲在香港帮厨,练就了基本功。1966年,父亲抵达法国巴黎,在那里工作,几年后,把家人接去定居,然后与有敏的母亲,一位年轻美丽的华裔女子成婚,在巴黎生儿育女,餐馆生意渐渐上了轨道。

男有才,女有貌,门当户对,婚后男主外,女主内,美满和谐。第三代里,侄儿娶了法国女子并生育中法混血后代。张家算是在异域他乡打拼并获得成功的典型。尽管作者只做简述,寥寥数语,我们大约也能从中感知到华人移民的一些轨迹。

比如,作者提到“扬州三把刀”,也就是扬州三大职业——厨师、理发师、修脚师,就很符合华人早期移民的特点,靠着手艺走天下。另一个特点,就是依靠亲戚朋友乡人同门结成的人际网络。此外,社会融合在早期主要是在华人群体之间,随着代际更替,才逐渐与当地人产生密切关系和婚姻等的联结。

张有敏不是社会学家,不是学者,当然不会去分析自己家庭的身份变迁,这些是我们能够在张家的故事里自然感知的。同时,正如之前述及的写作目的,这本书是回忆录性质的,素人写作最可贵的,就在于真诚,以情动人。饥荒时的食不果腹,流落时的不安,学徒时的艰辛,闯荡时的居无定所,以及家业有成的阖家幸福,在作者笔下都表现得很动人。

落叶归根,他们在1977年之后几次回国探亲,祖父最后的时光选择在家乡度过。

扬州人很懂美食,就像汪曾祺先生所认为的,最好吃不过的是家常菜而非山珍海味。狮子头、烧排骨、肉末茄子、鱼头豆腐汤……菜单里偶尔也会有麻婆豆腐之类的外地菜,至于菜肉包、花卷也写了进来,更可见得百姓日常,平凡不过皆是生活。虽然家里是开餐馆的,作者会以骄傲的语气说“主厨油淋鸡”一直是最成功的菜品之一,不过更多的,还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作者和姐姐平常爱吃哪些,生日等特别日子能吃到哪些,而出场最多的也不是身为厨师的父亲,反而是母亲,母亲烧得一手好菜,并有创意新品,而母亲只为家人烹饪,遵循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就像无数个和她一样在柴米油盐里找寻生活意义的家庭主妇。

扬州人带上了他的那把刀,走啊走,走到了很远的地方。这把刀,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技艺,也是他们永难忘怀的记忆。一桌一饭一菜一汤,最初尝过的味道,就这样世世代代延续。

□赵青新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