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父亲的 悲悯心
从今不薄读书人
■征稿启事
贫寒中的温暖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9年6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贫寒中的温暖

 

打开记忆的“搜索”功能,输入关键词“我能想到的贫寒中温暖的事”,页面上很快便显现出孩提时代的一些久违了的往事,贫寒的生活中夹杂着温馨。

我的老家在偏僻的小乡村,在计划经济年代,与众多乡民一样,住房只能说是蜗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家几口人住着大概只有10平方米的一大间房屋,简陋而拥挤。

上世纪七十年代住房条件略有好转,全家十口人有了三间正屋、二间厢房,但都是草顶土墙结构、阴暗低矮的茅草屋,做饭用的是以柴草为燃料的草锅。

姐弟八人都上学读书,由于没有劳力到生产队干农活,挣不到工分,每到秋季分配时,“过支”(生产队先根据集体收入将工分折算成钱,工分要是达不到平均分,就要给生产队钱,否则,就要用口粮来抵)最多的肯定是我家。

分不到口粮,全家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地工作的父亲的微薄工资勉强度日,因此在家打理家务、缝补浆洗的母亲不得不一方面从俭过紧日子,一方面让我们大一点的姐弟利用放学时间、礼拜天和节假日搞一点“第二职业”──打猪草、拾柴草,以弥补不足,维持生计。

记得十一二岁的我上小学时,每天下午放学后,独自一人扛着耙子、拿着粪箕和绳索下湖拾柴草。有时天黑才动身回家,挑着沉重的草担,瘦小的我挪着零乱、碎小的脚步在两旁布满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坟茔的乡间小路上艰难地前行,人被累与怕包围着,毛骨悚然,汗水湿透了衣衫。这时我总会想到勤劳、疼爱我的二姐。无论她多忙、多累,也不管多晚,只要她在家,哪怕是从十几里外的中学步行回家,她也会不顾疲惫马不停蹄地去迎我。二姐接过草挑,我如释重负,跟随在她身后,脚步轻捷,雀跃一般,仿佛过节似的,快乐而温馨!

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人们往往要依靠野菜树叶、草根芋头充饥,大米白面(当时百姓称之为洋面)非常稀罕,吃白面做成的大饼时,那种滋味宛如现在吃到山珍海味一样。孩提时代,我爱好运动,妈妈生怕我挨饿,隔三差五地在我上学时,悄悄地把我叫到身边,往我书包里放进一个小小的包裹,我知道那是一小块麦面大饼。

有了麦面饼,我就像过年一样激动,走起路来觉得脚步也轻快了,每走一段路,便会用手捏一下饼块,好像它会跑掉似的,上课时手也会自然而然地摸它几下。中午时分,饿得饥肠辘辘时,拿起妈妈用纱布层层叠叠包得好好的大饼,满口津液,仍舍不得吃。饥饿难耐了,才用手一点一点地剥着吃,越是吃得慢,口中分泌的消化液越多,吃得也就越香。母爱的温馨如和暖的春风袭遍我的周身。

似水流年,物换星移,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大潮涌动,家乡经济建设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沧海桑田、翻天覆地般的变化,我们家的生活水平也是“吃着糖上楼” ——又高又甜,姐弟八人相继走出乡村老家,在都市、小城、小镇安家立业,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用上了煤气、电磁炉、电饭锅等新装备,再也不需要拾草担柴烧草锅了;白面大米已经成为再普通不过的食物。但有时身体状况不佳,胃口不好,我还是怀念妈妈做的麦面大饼。

童年渐行渐远,但记忆却是永恒的,我童年时代的生活充满苦涩、贫困,然而贫寒之中不无快乐、温馨,我思念过去,但更珍惜富庶幸福的今朝,向往更加美好的明天。

□易少敏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