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身边的“其美多吉”们
■征稿启事
从今不薄读书人
一滴水也能折射阳光
开栏语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6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今不薄读书人
——鲁迅的“北京印记”
 

引 言 北京,对“周树人”意味着啥?

对于一个民国之初的教育部公务员来说,北京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信息发达、各种思想的碰撞?意味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

也许都对,不过,对于这位名叫“周树人”的公务员来说,北京,意味着命运的转变,意味着从公务员到斗士、旗手的变化……

沿着居京14年的印记,我们开始了追寻、追问……

我生活、工作20多年的北京,是唯一一座集“四都”于一体的城市——千年古都、伟大社会主义中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对往事的追寻,引领我走近身边无处不在的历史。其中一个人物,是绕不过去的。

他,就是鲁迅先生。

如此敢于直言,遗传基因太强大了!

其实,除了20多年前在中小学课本中所学的以外,还有两件事进一步勾起了我对鲁迅的兴趣:一是我在过去20多年里参加过近20次全国两会报道,其中最过瘾的一次,就是11年前作为一线记者,唯一的任务就是“盯”新闻出版界。没有想到,界别联组讨论会上,鲁迅先生之子、全国政协委员周海婴从读者排长队买书的“于丹现象”说起——“于丹现象”和“易中天现象”都说明“不是书卖不动,不是大家不看书、不买书。那是因为很多书没有贴近老百姓,没有眼睛朝下”。联想到反复治理的图书盗版问题,他诚恳地向在场的数十位委员“检讨”:“我检讨一下,我也买盗版书。一本书五六块钱,想了解一下,就买一本翻翻,看完再当废纸卖掉。”这一张口,大家都有点晕了——买了也就买了,这样的“事”干吗在会上说啊?周海婴先生不愧是政协委员,他娓娓道来:现在一本书动不动三四十块钱!书价虚高,使许多老百姓不得不去买盗版书。自称“也是出版同人”的周海婴质问:“书价为什么总是定得这么高?”他建议从广大读者角度出发推广普及本和“廉价书”,将虚高的书价降下来,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知识的阳光。

这位鲁迅后人的耿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此敢于直言,遗传基因太强大了!

当时的文章把前因后果都写全,也给周海婴本人看了以后,才播发新华社通稿:作为政协委员,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当然,多年过去,现在回看周海婴先生提出的书价虚高问题,依然存在……

多年前,一个机会,我有缘认识了鲁迅先生的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令飞先生,没想到他和鲁迅先生竟然如此相像:都留着小胡子,额头、眼睛、眼皱纹……都像!他年轻时候的经历曲折坎坷,这些年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从事鲁迅传播与普及的文化公益工作,除了撰写《鲁迅是谁》《鲁迅姓什么》《让鲁迅回家》等长篇理论文章,创建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同济大学鲁迅研究中心等,还举办了“鲁迅文化论坛”等活动,记得前几年还举办了一次“鲁迅和雨果:跨时空对话”的活动……

(三十五)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