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领导晚上8点走,你要等到他出办公室的一刻,看见的是你在读文件或者敲键盘的画面。如果他问你‘还不下班啊’,你就说还有点事要提前做好准备……”一名地方国企工作人员说,这是自己“刷存在”的小秘密,“没办法,现在就是这种风气,只是为了在领导面前混个脸熟”。(5月17日《半月谈》)
“加班不做事”,“领导不走我不走”,加班只是为了在领导面前刷一下存在感。这类形式主义加班现象其实相当普遍,甚至一些以创新见长、不需要员工打卡签到的互联网企业中也存在。
勤劳、上进、认真负责、热爱工作、热爱单位,这些是评价员工的基本指标。但这些评价指标在操作过程中却走向了误区,遭到了异化和扭曲。很多单位、很多领导简单地把员工自愿加班、主动加班、无偿加班当成评价员工勤劳、有上进心、热爱工作、热爱单位等指标的衡量标准,加班员工成职场晋升优先考虑对象,至于在“加班”时间里干什么、有没有为单位创造出良好业绩并不重要。反之,即便员工工作效率很高,在八小时之内顺利完成了工作任务,为单位创造出了良好效益,但只要选择按时下班,在领导下班之前下班回家,这种职场态度和方式就很难被评价为优秀员工,职场晋升受阻。这种畸形的“职场文化”、“加班文化”,逼得员工为了考核合格、顺利晋升,不得不选择形式主义加班,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让领导看来他们在工作、“爱”工作。
可见,要终结形式主义加班现象,让广大普通员工从形式主义加班中解脱出来,实现工作与家庭两不误,享受工作与生活,就必须从源头铲除畸形的“加班文化”、“职场文化”。这需要的是单位各个级别领导改变对员工的评价标准,不以加班论英雄,更不能以加班时间长短论英雄。□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