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体验沙盘游戏后感觉很好,感谢公司工会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心里暖暖的,会预约再来的。”燕山石化公司合成橡胶部稀土顺丁装置前序工段长刘胜利说。
刘胜利口中的“这里”,就是被北京市总工会命名的燕山石化公司“职工心灵驿站”,这个总面积260平方米的“职工心灵驿站”囊括了心理测量设备、减压训练仪等一系列专业的设备设施。此外,燕山石化公司还通过“燕山石化1+X心理援助师培训模式”先后选拔培养了70多名职工身边的心理援助师,30多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并与他们签订了服务合作协议,为他们颁发了聘书。心灵驿站自2016年5月投用以来,已累计为职工提供心理咨询、减压训练、心理疏导与培训2500余人次。
EAP
助职工心理健康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企业职工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职工需要心理关怀,企业需要提高绩效。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燕山石化公司的工会干部们在做职工的思想工作时有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如何创新方式方法“EAP”的出现让公司工会的同志们眼前一亮。“EAP”,即员工心理援助计划。2012年,燕山石化公司启动了“EAP”工作,他们先后和社会上的心理援助机构、法律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通过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和法律咨询热线的方式,解决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在日常人际关系上和工作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困扰,以及在恋爱中遇到的挫折、矛盾或者在子女教育上遇到的一些难题,受到了广大职工及家属的欢迎。
从2015年9月到2016年10月,燕山石化公司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对公司“EAP”工作者进行了大规模培训。来自燕山石化公司检验计量中心的职工杨圆圆就是参加培训的学员之一。
2015年,杨圆圆参加了公司举办的培训班,并成为了公司心理援助师。“课程知识都是从来没听说过的。以前只知道职工干劲不足,也许是因为心里不痛快,但往往不知道因为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解决。通过培训找到了门路!”于是,杨圆圆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到了工作中。
检验计量中心的一名女职工多次因工作分配与所在班组班长发生冲突,后调到新班组后情况仍无明显改观。杨圆圆介入帮扶后得知这名职工因家庭生活问题导致情绪低落,还时常将自己锁在休息室里不愿与人接触。情况反馈给公司工会,职工心灵驿站的心理咨询师通过了解情况,为避免触动当事职工敏感神经,及时安排了含当事人在内的所在班组部分人员的团体辅导。通过活动辅导,该职工在绘制“生命线”项目中,与辅导师、同班组职工分享了其家庭和个人情况。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现在这名职工情绪明显好转,与同事相处融洽。
燕山石化公司党群工作处的陈荣是公司第一批选聘的公司级心理咨询专家。陈荣告诉记者,“做心灵帮扶工作,一方面需要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另一方面需要爱心和耐心,更要有沟通技巧,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共情’,也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立场去感知对方的感受、信念和态度,使对方感到得到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和舒畅的满足感。职工心灵有了‘驿站’,企业发展才有保障,而我们就是‘驿站’的服务员,随时为职工服务,让职工的心在这里静下来。”
郭真是烯烃部党群工作部长,此外她还有另外一个头衔——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郭真坦言,搞“心理战术”不仅仅是简单的心理咨询,更要走进职工心里,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郭真介绍,烯烃部启动的“好心情也是生产力”主题关爱活动,通过“三四五六”工作法。
“三四五六”法
解职工难事烦事
所谓“三四五六”工作法就是要求厂两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群干部要达到三必清,即“生产任务目标必清、安全环保状态必清、员工思想动态必清”;四必谈,即“员工受奖惩必谈、员工岗位变动必谈、员工情绪异常必谈、员工之间发生矛盾必谈”;五必到,即“装置开停车必到、装置有波动必到、现场有抢修任务必到、出现安全环保问题必到、出现群体性事件必到”;六必访,即在“员工生日、员工遇到困难、员工家庭发生纠纷、员工患病住院(含献血及生育)、员工或家属去世、员工家中发生重大变故”时必访。
一次,原化工厂党委对组织架构实施大调整,将党支部由原来的横班设置改为按生产单元纵向设置,就是俗称的“横改纵”。改革过程中,一位基层管理者对改革中的人事安排表达不同意见,有人提议将他撤职。党委负责人直接到班组上去找这位基层管理者谈心,把厂里对这次改革的想法以及用人的考虑和他进行了坦诚的沟通……两个多小时的促膝长谈,彻底打开了这位基层管理者的心结。此后,厂党委还根据他的优势,让他参与到单元管理工作中,他的积极性和工作业绩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最终,厂里的改革平稳过渡,实现了良好预期,用人心稳定保证了生产稳定。
“现在,只要员工有激烈的情绪、意见,或者在工作中发生矛盾、冲突,烯烃部党员领导干部都会面对面地和职工谈心,倾听职工的意见,像解决生产设备问题一样分秒必争不过夜, 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郭真说。
走在燕山石化公司的厂区里,记者感受到了燕山石化职工身上普遍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为燕化尽职尽责。从燕山石化公司党委、公司工会到基层党支部、基层工会,他们竭力为职工群众解难事,成为职工的“贴心人”,让职工真实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凝聚了人心,激发了职工们的创造力,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
□本报记者 闫长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