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春运”有利有弊,应该理性看待。与此相关联的话题是,早日消除城乡差异,打破各种壁垒,依然是从国家到个人应该努力的奋斗目标。希望有一天春运不再有“反向”概念的存在。
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戏”,从来不缺新闻热点,今年热在“反向”。说的是越来越多的“外乡人”过年不回家,把老人和孩子接到城市来团圆。其实,这事儿也不算多新鲜,几年前就有了,只是今年的趋势更明显,有关的信息更多些罢了。
为什么说“反向春运”?因为春运本是送在外打拼的人们回老家过年的运输方式,如今调了个儿,把家乡的老人孩子接到城里过年,不仅在运输上是反向的,而且与传统的民俗相悖;不仅形式上“反向”,而且在内容上“反常”了。于是,如何看待“反向春运”成了个问题。
关于“反向春运”的成因,最初都是指向春运期间一票难求,而且开支不菲,又耗费时间、精力,因此有人在无奈中选择了逆向而动。后来,“反向春运”比例逐年提高,成了潮流,有人认为,这是人们物质生活提高,追求精神文化的体现,进而提出“传统年味儿越来越淡”的说法。显然,这已经超出了运输形式和经济考量,成为社会话题了。
春运,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以中国之大,流动人口之多,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也无法比拟的。数以亿计的人流同时返乡,而且集中指向部分省区,给交通运输带来的巨大压力,也是世界各国都难以想象也无力承载的。因此,春运一票难求,完全可以理解。
既然春节期间买到返乡车票、机票的难度非同小可,而反向车次空空荡荡,机票价格更堪称“白菜价”,何不逆流而动?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满足了团聚的愿望,何乐不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反向春运”确实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不过,跳出经济考量,从社会、情感的角度看,“反向春运”是有缺憾的。
春节团聚过大年,是中国特有的社会习俗。这其中,团聚只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对游子乡愁的一次精神补偿和营养。中国人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较之世界其他民族也是独有的。乡愁、乡恋中不仅有父母慈爱、眷属亲情、童年乐趣,更有理想愿望、文化印记,包括生存环境、饮食习惯……这些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常说故乡是“根”,意义就在于此。
“反向春运”满足了与家人的团聚,满足不了对乡愁的化解,久而久之会在情感上渐渐淡化了对故乡的眷恋,淡忘了自己的“根”。这不是一种缺憾么?
有人说,“反向”团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且成为不少80后、90后的过年新方式。但不要忘记,“反向”本是无奈之举,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不是一票难求,谁不想回家呢?年轻人淡漠了乡恋,“迷失”了“来路”,不是更应该给他们“补补课”吗?
有人说,现在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是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体现,是好事。在哪儿过年都一样。殊不知,年味儿不只是指吃喝玩乐,更有传统文化内涵,而且其中有许多优秀成分。我们常说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什么对于年味儿淡了不以为然呢?
“反向春运”有利有弊,应该理性看待。与此相关联的话题是,早日消除城乡差异,打破各种壁垒,依然是从国家到个人应该努力的奋斗目标。希望有一天春运不再有“反向”概念的存在。
□张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