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曦) 18日,北京市总工会将搬迁期间发现的8件清代文物捐赠给圆明园。据悉,这些文物将在圆明园得到妥善保护和研究。
市总工会原址位于东城区台基厂大街三条3号,原为法国兵营旧址。1900年8月16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北京沦陷。根据不平等条约相关条款,列强各国可派军队驻守使馆、设立兵营。于是,法国就在法国公使馆东侧就着被义和团毁坏的民宅旧址建立了一所兵营,包括市总工会机关原址和西侧正在腾退的住宅区。2001年,“法国兵营旧址”作为“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的一部分,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底,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市总工会机关向副中心整体搬迁,筹备搬迁过程中,发现了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12件,主动联系了圆明园。2018年12月1日上午,圆明园管理处邀请专家对疑似文物进行现场鉴定。其中,8件石刻为清代文物,包括1件石座、1对石狮、1件露陈墩、4件石绣墩。其余4件石鼓墩为仿制品。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刘卫东介绍,此次捐赠的文物,以露陈墩为例,既包含了中国传统石刻的特点,又有西洋石刻的风格,另外从雕刻的工艺来看,应该属于皇家园林内的物品。另外,这些文物与圆明园遗址公园现存石刻风格近似,与石构建筑、园林环境十分协调。
捐赠仪式上,市总工会与圆明园管理处正式签署文物捐赠协议。圆明园将捐赠证书以及一面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所题“不能忘记”的锦旗赠送给市总工会。“圆明园非常重视文物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研究工作,将对此次捐赠文物进行妥善保护,并进一步研究,以了解清代石刻文物文化。”圆明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让流失文物“安全回家”,得益于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协作。市总工会能为文物保护尽绵薄之力,既是职责,更是荣誉。希望这些文物能得到进一步研究,更好地发挥价值,帮助我们了解百年前那段沧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