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太阳下的风景”永不过时
一屉莜面
三国时期统一观念的形成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阳下的风景”永不过时
——读黄永玉《太阳下的风景》
 

世人眼中,黄永玉是一个浑身充满故事的传奇人物。国画、油画、版画、漫画、雕塑、散文、小说、诗歌、杂文……黄永玉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精。难怪有人赞誉他“艺贯中西,肆意人生;耄耋顽童,一代大师。”最近,读他的《太阳下的风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一书,能从中感到他“太阳下的风景”永不过时。

常年漂泊在外的黄永玉,把无处安放的思乡情愫,糅入字里行间,怀念故土的快乐与忧伤在行文流水的文字里缓缓溢出。《乡梦不曾休》,短短几百字,道尽游子对故乡儿时无边的追忆。文章为情所驱,情感和语言真挚平实,全篇透露出了在外几十年的游子对于故乡的怀念之情。结尾写已然是白发的“我”来到文昌阁小学,走进二年级课堂,坐在原来的座位上,“黄永玉,六乘六等于几?我慢慢站起来时发现课堂里空无一人。”描写至此,往事不可再提,人生已多风雨,几多凄凉与无奈浸透纸背。  

黄永玉写表叔沈从文,不愿意用溢美之词,更不愿意将其拔高至如伟人一般高耸入云。他多层面地写活了一个真实、立体的沈从文。他把两代人的经历比喻为:“把我们这两代表亲拴在一根小小的文化绳子上,像两只可笑的蚂蚱,在崎岖的道路上做着一种逗人的跳跃。”沈从文过世后写的文字就显得哀痛弥漫:“三十多年来,我时时刻刻想从文表叔会死。”这一句话里面,有多少说得出和说不出的东西?黄永玉是见证者,是身边的亲人,他的沉痛只此一句,就让人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黄永玉将表叔称之为“我人生的标杆”。他钦佩表叔精神层面的坚韧,欣赏表叔那种从容不迫的人生姿态。在“特殊时期”,叔侄两人都受到了冲击,有一天在路上碰面了,表叔在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对黄永玉说了三个字“要从容”,当时的形势紧张,人人恐慌,叔侄两人是绝对不能停下来说话的。表叔那么一个温和的人,说出这三个字,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对于表叔的性格,钱钟书曾说过:“你不要看沈从文那么善良和温和,他不想做的事你刀子架到脖子上他也不会做。”这样的沈从文,为黄永玉竖起一个高高的人生标杆。

黄永玉还写了老一辈的友谊。在表叔家,常常碰到金岳霖、巴金、李健吾、朱光潜、曹禺和卞之琳。他们相互间的关系温存得很,亲切地谈着话,吃着客人带来的糖食。印象较深的是巴金先生,他带了一包鸡蛋糕来,两个老人面对面坐着吃些东西,缺了牙的腮帮动得很滑稽,一面低声地品评这东西不如另一家的好。金岳霖先生的到来往往会使全家沸腾,这位哲学家来家时不谈哲学,却从怀里掏出几个奇大无比的苹果,来和表弟家里的苹果比赛,看谁的大(当然就留下来了),或者和表弟妹们大讲福尔摩斯。字里行间,从另一个侧面读出了沈从文的人品。

令人感慨的是,黄永玉虽然是一个画家,但他的文字浑然天成,不雕饰也不堆砌,并且从来不吊书袋子。他的散文大多是关于他自己经历的事情和自己遇到的人,用平实而简单的笔调写出来,质朴逼人。但是又一点不显得单调,因为他的性格很淘气,流露在文章里很有趣。所以,读他的书总是让人欲罢不能!

□张光茫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