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腊八是新年的门槛
闲话腊八
■征稿启事
粥中岁月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9年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闲话腊八

 

时光飞逝,冬至刚过,腊八又至。家家户户开始采购食材,准备熬腊八粥。

“腊八节”曾多次更名。《风俗通》记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从先秦起,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腊”。腊八节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祭祀仪式。因祭祀是在十二月举行,所以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腊日”起初时间并不固定。《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自南北朝时佛教传入中国后,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腊八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喝“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传说是为了纪念忠臣岳飞。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之后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许多地方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馈赠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剩余,寓意“年年有余”。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品种繁多。北京的最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很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总计不下二十种;宁夏人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浙江人煮腊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实、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长命百岁……

人们如此钟情腊八粥,食俗之外,也确有些科学道理。腊八粥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但老年人不宜多喝。

腊八节除了喝腊八粥,不同地区还有泡腊八蒜、晒腊八豆腐、吃冰的独特习俗。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春节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让我们品味着香甜软糯的腊八粥,享受生活的安宁和美好,积聚能量、迎接新年的到来吧。

□黄轻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