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母亲无冬闲
■独家连载
门里门外话家常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门里门外话家常

 

我是1978年生人。幼小不懂事常问妈一个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妈总是微笑地说:“是一股春风把你吹到家里的。”

后来我在这一股春风里,看见爸妈高高兴兴地扛着锄头到田间除草、拣苗、收割,宽大的打谷场上晾晒的全部都是大豆和高粱。各家各户的院落里支着棉花架,粗壮高大的臭椿树上挂满了一坨坨玉米棒,圈里的小猪崽哼哼唧唧地吃奶,羊群在河坡上吃草,像是天空上飘动的白云彩。

庄户人家的屋门儿都是敞开着,小队长三叔一说开会啦,人们便从四面八方端着饭碗走出来,叽叽喳喳地说上一会儿,然后就忙活自己的活儿去了。土坯房顶落着一群群小麻雀,惹得我们小孩子在地面上蹿下跳。童年记忆中的院落,没有墙也没有门儿,只有清新的空气和袅袅炊烟。

几年后村西建了一座砖瓦场,占村民的土地以砖瓦折算。有了砖瓦的村民不再夯土盖房,渐渐地建起了瓦房,瓦房冬暖夏凉,扯上电灯煞是好看。黑白屏电视里天天讲防火防盗,计划生育是一项国策,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好,关爱女孩,女儿也是继承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发现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有了大哥大手提电话,骑着雅马哈摩托车,大街上能看见小轿车。大冬天里吃上了西红柿和大西瓜,姐姐们穿着的衣裳是越来越露,鞋跟像一根棍儿,走起路来前挺后翘的惹得小伙子们成群结队地跟在后面挤眉弄眼。外出谋生的大舅是第一家盖起了小洋楼装起了电话的,院墙上镶上欧式罗马柱装饰,大门上焊接着漂亮的铁花,路过的行人啧啧称赞。成了村里的万元户,四邻八乡都打听他干什么发了,他傻呵呵地说:“收破烂,搞建筑,城里就是一个大工地,拆建的活儿多”。

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新城区建设土地有偿回收,农民集中上楼,生活小区高耸入云,小区门禁系统明察秋毫,单元门口儿的人脸识别系统,更是森严得连一只蚊子都飞不进去。

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智能化,层层的门禁智能系统保护着我们来之不易的财富。从无门的农家敞院,到几根荆条编制柴门庇护的小院,再到砖瓦墙安装的木门,后来的铁将军把守的小洋楼,到拆迁回迁集体的楼门,走进家门需要层层的门禁系统的生活变化,反映了国家历经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的历程。天穹之下,阡陌之间,大到国家政策,小到百姓日常坊间,在日益鲜活的时代脉搏上之,听跳动,看变化,闻花香,捧茗一杯,感受到岁月过往的痕迹。

家门如此,国门亦一样。

□武美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